财务视角下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体系模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财务视角下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体系模块研究

孔欣悦 秦莉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是企业引进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进入新时代,电力科研企业致力于以“降本节支,提质增效”为原则的内模市场建设。财务资产部作为内部模拟市场建设的牵头部门,更是承担着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建设与顺利运行的重要责任。本文基于财务视角,从目标设定与预算管理、经营评价管理、考核管理以及运营保障四个方面,对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模块化分析。

关键词: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电力科研企业

1 引言

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是企业引进市场机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体系,电力科研企业积极开展内部模拟市场的建设,并不断寻求其应用的最佳模式。财务资产部作为内部模拟市场建设的牵头部门,更是承担着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建设与顺利运行的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基于财务视角,以提质增效、降本节支为原则,对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揭示该运行机制的具体路径。

2 企业内模市场概述

内部模拟市场管理是将市场管理机制纳入公司内部管理中,构建内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交易平台,强化内部经济核算,全面提高公司管理质量,增进员工效益观念更是承担着整个内模市场顺利运行的重要责任。,最终形成部门和员工都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1]

内部模拟市场是在内部市场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在公司内部建立模拟的买卖市场,买卖价格不是双方共同商定的,而是由其中一方所提供的成本费用和实际情况所决定。

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是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以目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市场主体和生产经营单元为价值节点,确立经济关系,并借助外部市场交易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市场经济的小环境,再造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2]

3 财务视角下电力科研企业内模市场体系重构

3.1 整体框架

电力科研企业内模市场的运行机制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目标设定及预算管理模块、经营评价管理模块、考核管理模块以及运行保障模块,具体内容由表1所示。

表1内模市场运行机制各模块内容

交易主体

运行模块

目标预定及

预算管理

经营评价管理

考核管理

运行保障

营业主体

收入、模拟利润、成本

收入、模拟利润、成本完成评价

外部市场收入、模拟利润



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流程运作

支撑主体

收入、模拟利润、成本

收入、模拟利润、成本完成评价

模拟收入、模拟利润

管理主体

成本

成本评价

提质增效效果

3.2 目标设定及预算管理模块

在内模市场机制运作流程中,目标设定及预算管理模块为首个模块。基于电力科研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目标设定方式,本文将其整体目标分解为各交易主体收入目标、成本目标和模拟利润目标,以明确各业务环节对企业整体价值增长的贡献方式与目标要求。基于内部市场的预算编制,以财务部业务计划为起点,围绕各单位价值计量方式开展,既考虑外部市场业务,也考虑内部市场业务,各交易主体根据内外部收支结果,统筹考虑对业务计划的动态调整,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收入目标是为体现内部市场的竞争理念。电力科研企业作为电网系统的二级市场技术支撑主体,服务于各经营主体、支撑主体以及管理主体。其模拟收入由对外部市场或对内服务的项目规划费收入、能源发展与战略研究费收入等组成。单价确定参照对外结算价格或依历史成本加成定价,其营业成本包括自身成本、其他支撑主体成本和公共分摊成本。年初,科研企业根据各部门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确定其基础经营能力。企业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各交易主体量本利分析确定保本点,保证各部门年度技术能力的充分实现。最后再将企业总收入目标值分解到各主体,分解值即为各主体当年收入总额目标值。

成本目标由经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共同核定。它包括账面成本、公司分摊成本、内部业务模拟成本。其中公司分摊成本是指按照“内部公共业务成本传导规则”将公司本部发生的成本费用传导至模拟市场主体的部分。

1. 公司分摊成本包括:

(1)管理费用,按照在职员工人数占比传导确认。

(2)财产保险费,按照各单位固定资产原值占比传导确认

(3)跨区资产的委托运行维护费,全额传导至检修公司。

2. 内部业务模拟成本,按照业务类型、结算规则进行计算确认。“点对点”业务按照提供方的内部业务模拟收入确认;“点对点”业务,分业务类别按下述规则确认:

(1)电网常规技术服务、电网专题研究、科技研发业务成本,按照固定资产原值传导确认。

(2)电网规划编审与发展研究,按照电网基建投资额传导确认;能源发展与战略研究成本,按照售电量传导确认。

科研企业根据内部职能不同,将班组划分为技术、发展策划、基础建设等类型。以各班组关键业务活动为主线,根据工作事项和内模指标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对主体各班组工作进行量化,匹配计件、价格、总额,按照可衡量、可评价的要求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形成工作计量体系;参照内部模拟市场价格体系原则,形成价格标准体系;结合精益管理核算,采用实际数据测算市场主体的成本支出,形成标准成本体系。

模拟利润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内部交易规则。

内部模拟市场收入=∑业务量×各业务价格

模拟利润=外部市场收入+内部模拟收入-自身运营成本

模拟利润增长率= (当期模拟利润-去年同期模拟利润)/去年同期模拟利润绝对值×100%

总成本为自身运营成本、人均模拟利润为当期模拟利润/当期平均从业人数。


3.3 经营评价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内模市场牵头部门,负责完成各交易主体利润总额的测算核定,考核时将实际完成值与目标值进行比对[3]。该机制模块,以内部市场价值指标完成情况为重点,强化价值跟踪评价,改变了以往评价指标分散、导向多重的局面。引导各单位主动积极增收增效,主动根据营业环境的变化,调整业务开展方式,确保完成价值目标。在日常考核中按季追踪评价价值目标实现情况,依据各主体模拟利润计算方式和业务实际开展情况,计算模拟利润和执行进度。企业年底统一汇总全年目标完成情况,测算目标完成率,并将结果作为年度业绩考核依据。

3.4 考核管理模块

考核管理模块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内部市场考核管理方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明确指标评分标准,突出价值考核,加大价值贡献和薪酬挂钩力度,实现约束激励并重的价值提升。考核的原则是量化考核,根据各交易主体不同的工作性质、业务特点和功能定位依据的客观情况设置的指标值。整个交易主体均为考核主体,通过量化确定各类经营效益服务指标及业务指标后,每季度依据所确定的指标进行过程考核,同时,同步考核各类经营效益及相关业务指标,以保证年度目标顺利达成。考核结果与各交易主体负责人薪酬及单位工资绩效总额双挂钩,季度、年度考核兑现[4]

电力科研企业内部单位为考核对象,确定考核挂钩薪酬总额,根据实际考核评分兑现。其中,考核指标包括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加减项指标。其中主要指标是指包含模拟收入总额模拟利润总额两类的营业效益类指标。营业管理类指标,包括项目经营、内部运营两方面,由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确定。减项指标是体现企业运营规范和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安全生产、党的建设、队伍稳定、依法治企四个方面。

3.5 运营保障模块

为保证内模市场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有效推进管理效率提升,电力科研企业需要设立内部模拟市场的相关组织,明确职责,建立标准化运作流程。企业设立的内部模拟市场组织体系包括:内部模拟市场决策机构、内部模拟市场管理办公室,和内部模拟市场责任部门三个层次,在履行本单位相关职责外,指导下属单位开展内部模拟市场运行工作[5]

4 结语

本文以电力科研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提质增效、降本节支为原则,基于财务视角,并结合电力研究院的市场属性以及企业特征,对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揭示该运行机制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企业内模市场机制包括以下四个子模块,即目标设定与预算管理模块、经营评价管理模块、考核管理模块、运营保障模块,以支撑整个内模市场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泽华.基于内部模拟市场的业绩考核管理体系及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95+97.

[2]叶子萌.基于良性内循环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建设架构与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9-12.

[3]万佳颖. 基于财务视角的H公司内部模拟市场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0.

[4]李丹,吴江,沈晶晶,朱雯婧,曹晓燕,宋婉瑶.构建地市级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初步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21(04):58-61.

[5]姜亮.创新机制 挖潜增效——电力科研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探索与完善[J].现代商业,2009(2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