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研究

许周娣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碧桂园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告诉人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样要为培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小学阶段学生正值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在学习之余参与一定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创编为主题,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收获快乐,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教育;综合素质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如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传统的体育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往往受限于场地、运动器材等限制,同时运动过程操作不当还会导致学生的身体遭受威胁。因此,将体育运动应用在游戏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危险性较低的活动,既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 体育游戏的创编理念

首先体育游戏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国家则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运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每天运动时间不低于一个小时。因此体育游戏应该具有便携性,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不仅在课内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来锻炼身体。其次,在活动中应该保证学生的安全,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小的活动,保证不会因为体育活动对学生产生伤害。最后应该保证学生的运动量,让学生保持健康的运动习惯。在开展体育游戏前,让学生养成热身的习惯,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学生在游戏中遇到风险的概率。

  1. 体育游戏的具体措施

在体育游戏的创编上,具体有着以下考量:

  1. 着重锻炼学习的身体协调性

身体协调性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身体指标,在传统的运动项目中,两人三足就是一个很好地锻炼学生协调能力的项目,同时还能在学生的配合中,增进彼此的友谊,让班级关系更加和睦,对传统的两人三足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例如将原有的比赛速度进行更改,要求学生在进行游戏时能够越过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在协作过程中配合更加密切的小组获得最终胜利。还可在学生配合的过程中融入运球、传球等项目,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能够在锻炼身体协调性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相互团结,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除了两人三足外,跳大绳、拔河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他们能够分别锻炼学生手部和腿部的运动协调能力,学生在竞争中收获了乐趣,也收获了友谊。

  1. 对体育器材基础活动方式进行简单的变更

体育器材本身即是一个良好的运动方式,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体育运动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器材的选择上应考虑经济性和趣味性,保证活动器材易于获取,同时还能够起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因此经过思考,最终选择了毽子作为活动器材。毽子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增强学生的关节柔韧性,组织学生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踢毽子的基础上互相“传球”,起初学生往往会感到较为困难,但经过熟练后学生能够通过配合达到不错的效果,在学生能够完成“传球”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特别的“足球赛”设置一些易于学生活动的“足球门”在一定时间内,看哪一队踢进框内的数量更多。这种活动方式,既保持了传统运动器材的活动效果,又在此基础上为体育活动增添了几分乐趣,是一种良好的思路,除了木头人以外,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活动也是不错的活动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运动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课堂节奏,以此推进运动的日常化。

  1. 对学生间流传的游戏进行改编

除了已有的体育活动方式外,学生间也流传着一些不错的活动项目,例如,跳房子,一二三木头人等。笔者就对一二三木头人进行了简单地改编,在基础的游戏规则之上,引入了与击鼓传花类似的游戏过程,喊一二三木头人的同学选择一个十以内的数进行倒数,其余同学则用篮球进行互相传递,在喊出木头人后仍然在活动的同学失败,进行相应的“惩罚”内容为其它学生表演一个文艺节目。而在最后拿到篮球的学生则成为下一个执行者,进行喊话。

通过对学生间流传的游戏以及对现有运动方式进行改编,能够让这些活动更加科学安全,同时兼顾一定的趣味性,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学生间的沟通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体育运动是学生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保障,因此提倡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内外开展一些趣味性游戏,能够更加全面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收获喜悦,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寻找有利于学生发育的方法,弘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目标,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坚.小学课间体育游戏创编及多元效应[J].小学时代,2020,(02):84+87.

[2]李强.关于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的研究[J].学周刊,2016,(14):200-201.

[3]王芳.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60.

[4]周业飞.对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的相关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