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言行生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4
/ 2

润物无声 言行生香

——汲取语文教材中儿童礼仪教育之精要

陈婷婷

怀化市大汉小学

【摘要】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在儿童礼仪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语文教材本就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因此,立足语文教材,借助语文课堂,可以直接汲取儿童礼仪教育的精要,创设丰满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规范学生举止,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礼仪认知和行为习惯。本文以最新部编教材为例,从合理创设礼仪教育氛围,紧密结合课文主题和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等方面,浅谈语文在儿童礼仪教育过程中的思考和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材 礼仪教育资源 礼仪教育氛围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礼仪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也规范着人们的各种行为习惯。如《左传•隐公十五年》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得利嗣者也”。因此,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一文中,蒋春梅提出:“礼仪教育就是将礼仪与教育结合起来。学校礼仪教育,就是通过礼仪方面的教学,教会学生 “如何做人”的一种人格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结合礼仪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各种要求,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校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1. 小学语文教材和礼仪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意义

作为省级礼仪示范性学校,我校开发了适合不同学龄儿童的礼仪教材,开设了独具特色的礼仪课程,配备了专门的礼仪教师,建立了雅言、雅行、雅膳等多维评价体系,力求从各个方面渗透礼仪教育,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目前礼仪课的教学内容多是关注“仪”的形式上,如果要从“礼”的精神文化内核出发——知礼明礼,回归基础学科是我们探索的归宿,是对儿童礼仪教育进行全方位的部署。语文就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它在儿童礼仪教育阵地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能让学生从内心理解礼仪的深刻内涵,内化为个人思想品质,进而表现在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中,这样的过程,才是我们深化礼仪教化,“由内而外”干涉后达到的效果。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礼仪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出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礼仪教育,使学生从小明确礼仪准则,增强礼仪意识,弘扬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


  1. 立足语文教材与课堂,激活礼仪教育资源


  1. 聚焦教材,利用阅读教学,实现文道统一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体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头,而这些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们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语文教材情况分析之一》一文中,万桂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公民层面、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文,而现今使用的部编教材在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基础上还有所增加。体现国家层面的有热爱祖国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社会层面的包括争取自由、追求平等等方面内容;个人层面包括诚信处世、友善待人等内容。聚焦教材,分析这些内容的情感价值取向,展开情感教育,能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课文大多选用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通过积极健康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明礼知礼。如《灰雀》一文,选文描写了列宁用智慧和宽容,让一位抓了小鸟的男生明白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放了小鸟的故事。列宁的和善和宽容既救了灰雀,也给犯错的男孩以关爱。课文让我们从列宁的身上可以看到和善宽容的优良品质,可以学到劝说他人的说话技巧,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小男孩的事情反思自己,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能不能知错就改。课文中的正面人物包括国家领袖、革命战士、艺术家、科学家等不同身份的榜样形象,他们身上反映的道德品质也非常全面,比如爱国、诚信、敬业、仁爱等,深度挖掘榜样人物资源,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知礼明礼。

礼仪教育内容也可以有机融进课堂,比如在讲《升国旗》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反复诵读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对国旗充满敬畏。告诉他们,升旗仪式是一个庄严神圣的时刻,是我们捍卫国家尊严的重要时刻,得体的着装,标准的敬礼,认真演唱国歌,遵守队伍间纪律,都是爱国的表现。那么学生在充分理解升旗仪式的基础上,就能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讲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这一课时,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送别之礼,如驿站送别、折柳送别、踏歌送别、饮宴送别等礼节习俗,在领略古人的“待客之礼”的同时,明确友善待人的处世之道。还可以根据情境拓展文明礼貌用语,如分别之际说“珍重”;初次见面称“久仰”;久别重逢道“久违”。

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善加处理这些礼仪教育素材,就可以更好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进而引导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

2.注重实践,在语文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更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初学礼仪的上佳平台,每一个不同主题的口语交际环节,都包含了礼仪活动的目的和要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对文明礼仪的实际运用进行训练。例如:四年级下册的《自我介绍》,我们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内容和形态都应该有具体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首先要明确交际身份、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要点,根据不同情况,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介绍自己;然后可以设计转学、应聘、报名、接站等不同的交际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明确自我介绍的内容后,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形态训练,发现典型,交流反馈,使学生知道生活实践中如何去展现,这样的礼仪教育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可操作性。

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绝佳的教育时机,是最好的礼仪教育实践课。端午节学包粽子送给节日加班中的人们;中秋节学做月饼送给福利院的老人,当学生们以社交主人的身份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当他们以彬彬有礼的言行获得他人的夸赞时,接受礼仪教育获得的成就感将如雨露般润泽孩子们的心田。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课本剧、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蕴含礼仪教育主题的活动,借助生活体验的契机,营造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每个孩子们的心里绽放,使之言行生香。


三、结束语

文明礼仪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学校礼仪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因此笔者认为,立足语文课堂,挖掘语文教材,借助主科优势将是礼仪教育的最终选择。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渗透礼仪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笔者也只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关注礼仪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让我们共同努力,刻刻不忘,课课累积,播下文明礼仪内需的种子,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万桂红.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语文教材情况分析之一[J].语文建设, 2015(4):5-6. 8

2.黄云岩.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实践[J].考试周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版),2014(86):14-16.

3.嵇友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探讨[J].好家长(实践前沿版),2016:102-102.

4.杨媛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礼仪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以人教版为例.曲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小学教育),2019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2)女,湖南沅陵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研究。本论文属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课题名称《“五雅七礼”儿童礼仪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9CDY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