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视角下乡村振兴规划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多方参与视角下乡村振兴规划要点分析

吴芳

马龙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云南曲靖 655199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如何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则是相关政府单位及工作人员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多方参与视角进行分析,对乡村振兴规划要点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及个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方视角;乡村振兴;规划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富裕水平、解决农业农村的落后问题,使农业农民富裕起来,改善农村形象,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基于实际情况可知,农业农村的经营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人民思想上的问题,农村环境问题等。为此,为了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意义

乡村战略的有效实施,对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这对提高农业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带来积极的帮助。现阶段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城镇化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深化,而为了促使农业农村传统的社会局面真正朝向现代化发展,有必要充分结合产业带动方式的应用,以形成农村资本的积累,推动各个方面的进步、发展。农村产业化建设,则应建立在城镇产业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有机的生态链,使农村、乡镇同时进步、同时发展。针对农村的产业化建设而言,国家性质的投资选择,往往难以深入到农村,因此,对于农业农村的产业化积累存在一定困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于让农村获得与时俱进地发展,这对于农业农村的产业积累具有重要的帮助。例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帮助农业以价格差的形式实现产业化积累,进而帮助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另外,结合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工业化发展的意义不大,投资较大、还具有一定污染,并不利于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必然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乡村战略的实施中,有机结合第三产业,并将其规划为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其主要是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问题则可以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确保乡村战略能够落实到位。乡村战略的实施,也在于解决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引导农民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而乡村战略的有效实施,则需要相关单位做好规划工作,由此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的有序发展。

二、多方参与视角下乡村振兴规划要点分析

多方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规划中,应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全面,有效。乡村振兴规划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为主要目标,具体而言,应将产业振兴规划作为核心,人才振兴作为中坚力量,将生态振兴作为基础,文化振兴作为辅助。

1、产业振兴规划

农村产业布局过程中,应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产业振兴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打造农业品牌;致力于现代化农业建设,如结合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智慧农业;农业庄稼的经营中,以“优生、优品”为引领;大力发展畜牧业;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还应积极开发乡镇旅游项目,包括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未来农场等,实现综合性质的现代乡村产业。

细致而言,农业产业布局中,应立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的基础上,将农村产业布局规划为“一心、二区、三带、四板块”的战略格局上,实现农业产业的进一步优化。促使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一心”即智慧农业信息化管理云平台;“二区”即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三带”即,优势农业,包括特色农业品种,现代果蔬、现代养殖产业等;“四板块”,即生态板块、休闲板块、农业观光板面、民俗文化板块。2、人才规划

21世纪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中,同样应重视人才,大力发展人才振兴战略。具体而言,落实乡村振兴方面的人才战略,应将人才进行分类,规划各类人才,使人才发挥出最大化作用,推动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人才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如培养产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等,同时将人才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努力将农村打造出结构良好、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基础。

3、生态规划

结合农业农村的自然生态特点,可以将农村生态建设规划为3个区域,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各个区域内应依法、依规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1)农村污水处理,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污水处置模式;(2)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态规划建设工作中,应注重农村厕所的建设和改造,推广“水冲完整下水道式厕所”,同步实施城镇污水管网粪污治理,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3)乡村振兴风貌管控,通过乡村民居改造工程、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乡村景观提升工程等措施,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目标,其次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为先导,围绕乡村聚落、道路河流等廊道,打造具有“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的乡土地域生态文化景观,使其成为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4、文化规划

规划以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乡风文明为导向,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潜在优质传统文化挖掘、现有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为基本内容的乡村文化提升措施。村子里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娱乐活动设施,老人的活动中心,让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势必利于社会的稳步前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为了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农业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给予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真正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本文针对农业农村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规划要点,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杰.基于乡村价值视角的安吉县天子湖镇乡村振兴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20.

[2]陆叶,余永超,王雪梅.多方参与视角下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暗流镇沙田村为例[J].中华建设,2020(15):2.

[3]陆叶,余永超,王雪梅.多方参与视角下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暗流镇沙田村为例.2020.

[4]刘菲菲.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