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舞蹈活动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运用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1
/ 2

学前舞蹈活动 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运用刍议

王妮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中心幼儿园 湖北 襄阳 441606)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社会各个民族在生活、娱乐、宗教活动中抒发内心情感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学前舞蹈活动中,是为了培养学前儿童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自身的身体素养。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对于学前舞蹈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前舞蹈 民间舞蹈元素 问题 运用

一、学前舞蹈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民族民间舞蹈元素重视

目前在学前舞蹈活动方面,学校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活动过程中,教育人员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导致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缺乏与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结合。并且,大部分舞蹈活动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舞蹈技巧、舞蹈动作方面,只要舞蹈表演的好,完成基本舞蹈动作就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但其活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学前舞蹈活动结构的缺失,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对舞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舞蹈观念,阻碍舞蹈艺术的发展。

  1. 缺失民族民间舞蹈审美观念

将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到学前舞蹈活动中,建立学生的舞蹈审美思维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学前时期,正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私企,思维观念的建立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然而大多数舞蹈活动人员没有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对学前舞蹈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缺乏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观念。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引入外来的舞蹈元素,却忽略了本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导致学前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难以吸收中华民族文化,失去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观念。

  1. 缺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

由于我国是由多民族共存发展的,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在广阔的地域中,各个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情况也不是不同的,目前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依然存在较大的空缺。学前舞蹈活动目标错位,在活动过程中,部分活动人员认为民族民间舞蹈在理论中没有活动价值,并且缺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从而而导致在学前舞蹈过程中没有讲述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文化知识、发展过程以及舞蹈内涵等。最后,学前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不能将自身的情感和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自我理解和情感融入到舞蹈中。

二、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实际运用

(一)确立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学前教育目标

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活动时,为保证舞蹈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明确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学前教育目标,根据传统文化活动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将其中的舞蹈元素进行提炼,提炼出符合学前儿童的肢体动作和舞蹈技巧。之后,结合学前儿童的特点,分层次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编制。最后,在民族民间舞蹈活动过程中,培养学前儿童对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兴趣爱好,对舞蹈技巧和舞蹈动作、知识进行细致观察,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将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中的发展背景、舞蹈动作特点、发展价值等作为学前舞蹈活动的核心要点,为相关的学前舞蹈活动提供有利参考。

  1. 建立新型学前舞蹈活动形式

新型学前舞蹈活动方法是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活动发展的有利保障。结合学前舞蹈的实际情况。在活动过程中,采取探究模式和信息化模式。探究式模式是在活动前设立合理的活动目标,保证舞蹈活动任务的完成。信息化活动模式,根据实际的活动条件,采用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如多媒体等播放民间民族舞蹈内容,激发学前儿童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学习、模仿。并通过多元化的舞蹈模式和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进行相应的创新,为提高舞蹈水平提供有利保障。如将《燕儿飞》、《马兰谣》、《长辫子》等舞蹈融合到一起,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舞蹈元素,从而提高学前舞蹈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

  1. 融入多元化表演元素

学前儿童对于舞蹈元素的接受能力并没有形成完全的体系,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不能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学前舞蹈活动设计中,活动人员需要考虑将多元化表演元素融入到实际的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区域开展民间民族舞蹈表演活动,或者举办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比赛,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另外,结合学前儿童的性格差异和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多层次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授。

(四)融入情景式民间舞蹈活动模式

在活动模式中融入情景式活动内容,活动人员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定背景,构建情景化活动情境,打破传统的学前舞蹈活动模式,激发学前儿童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灯舞舞蹈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在活动场地上设定上元节的文化元素背景,让学生在学习灯舞舞蹈时,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环境中对火的崇敬和灯的象征寓意等;在孔雀舞的学前舞蹈活动中,可以让学前儿童穿上孔雀的服装,在活动场地内渲染孔雀生活的场景氛围,进而提高学前儿童对学前舞蹈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代表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地域风情。在学前舞蹈活动中,通过确立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学前活动目标、建立新型学前舞蹈活动形式、融入多元化表演元素以及情景式民间舞蹈活动模式,将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更好地融入到学前舞蹈活动中,为学前儿童的感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乐. 学前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运用[J]. 北方音乐,2018,38(13):223-224. 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8.13.196.

[2] 张晶晶. 学前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运用刍议[J]. 教育界,2016(28):173.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6.28.132.

[3] 林鸿. 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应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82-83. DOI:10.3969/j.issn.1008-3898.2020.0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