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触诊下颌式手法与传统式手法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2
/ 3

颈动脉触诊下颌式手法与传统式手法的效果对比

1马志博 2王培培 1黄新颖

1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颈动脉触诊两种手法的准确率。方法 两组志愿者分别培训两种手法,通过模拟人检验两组触诊颈动脉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式手法准确率90.35%,传统式手法准确率68.4%,下颌式手法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式手法。讨论 下颌式手法培训简单,定位准确,准确率高,能够正确快速判定颈动脉有无搏动,早期判断心脏骤停。

[关键词] 大动脉搏动;颈动脉触诊;下颌式手法;心脏骤停

Comparison of carotid palpation mandibular manipulation and traditional manipul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two methods of carotid artery palpation. Methods Two groups of volunteers were trained in two manipulations respectively, and the accuracy of palpation of carotid artery was tested by simulators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mandible manipulation was 90.35%, and that of traditional manipulation was 68.4%. The accuracy rate of mandible manip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manipulation.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of mandible maneuver is simple, accurate in positioning and high in accuracy, which can correctly and quickly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pulsation in the carotid artery and early determine cardiac arrest.

Keywords]Great artery pulsation; Carotid palpation; Mandibular maneuver; Cardiac arrest

美国每年10万人中约110.1人发生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 CA)[1] 0而在中国,每年约有55万 发生CA,每天平均至少1000人发生CA[2]。CA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引起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及意识丧失[3]

心搏骤停需要迅速判断,出现较早而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的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的消失,有这两者的存在,心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一般主张一手拍喊患者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另一手同时触诊颈动脉了解有无搏动,若两者均消失,应立即施行CPR。

判断颈动脉有无搏动是第一目击者判断患者有无心脏骤停,是否立即CPR的关键。第一目击者判断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主要是颈动脉),有此两项患者患者心脏骤停成立,可以立即开始CPR。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员,如何准确判定颈动脉搏动消失,有一定难度。由于检查颈动脉搏动消失的准确性差,为了提高颈动脉触诊的准确率提出“下颌式手法”,通过人员现场培训并用模拟人进行考核,并将两种手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1 颈动脉触诊的方法

1.1传统式手法

传统式手法是医学院校学生及医护人员常用的触诊颈动脉的方法,在各种教材及指南中一直沿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平卧位,术者位于患者右侧。2、术者一手扶住患者额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至于患者气管的正中位置,男性可以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此处能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3、时间上限6—10秒钟。4、默念1001~1006计数。5、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1.2下颌式手法

下颌式手法是在传统手法基础上,经多年院前、急门诊的抢救经验中总结摸索出来的新式手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平卧位,术者位于患者一侧。2、术者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两侧下颌骨,其余三指指腹并拢于气管旁,此处即可触及颈动脉搏动。3、时间上限6—10秒钟。4、默念1001~1006计数。5、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2 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随机分批次选择志愿者500名进行颈动脉触诊方法的培训。根据年龄、学历、性别进行随机分为两组。

2.2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的志愿者,单独培训两种手法。传统手法、下颌式手法分别请不同医师进行培训。培训时间30分钟左右,之后进行模拟人颈动脉触诊考核。双方医生均不知道培训考核目的。


2.3考核方式

考核模拟人为上海新成文教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型模拟人(XC-406-3心肺复苏模型),将培训完毕的志愿者,通过模拟人进行颈动脉触诊,记录颈动脉触诊的准确率,错误方式统计。


2.4统计学方法

此次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表3-1 两种颈动脉触诊培训人员考核统计表

组别

培训人数

考核人数

平均年龄

男女比例

培训时间

错误人数

准确率

传统组

250人

231人

35.3岁

1.05

30分钟

73人

68.4%

下颌组

250人

236人

34.8岁

1.08

30分钟

23人

90.35


3.1 传统式手法培训数考核正确率68.4%。下颌式手法培训考核正确率90.3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传统手法错误方式多为触诊位置难于掌握,多数参与培训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触及颈动脉。

3.3 下颌式手法错误方式多为参与培训者未将拇指及食指放在模拟人的下颌两侧,误放在模拟人喉部,致使触诊失败。

4 讨论

第一目击人员马上实施有效的CPR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4]。研究显示,有群众性CPR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无群众性CPR[5]。判断大动脉有无搏动一直是各版本心肺复苏指南中早期识别患者心脏骤停的重要体征,现场目击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和及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如在前4—6分钟内未给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前8分钟内未给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6]。颈动脉触诊传统式手法需要第一目击者有一定的解剖知识经过系统培训才能准确识别心脏骤停。现场第一目击者发现患者倒地,往往会错失抢救时机,大部分第一目击者会呼叫120救助。就市区路况,120医生到达现场10分钟左右,路程远可能时间会更长[7]。颈动脉触诊的传统手法不易掌握,误诊率高,因此曾经有学者提出废除第一目击者在CPR中使用脉搏判断诊断心脏骤停[8]。颈动脉触诊的下颌式手法是在传统式手法基础上改良而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下颌式手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综上所述颈动脉触诊的下颌式手法相对于传统手法,下颌式手法不需要专业培训也能快速准确判断心搏骤停,有利于全社会推广,有利于全员参与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能够为心搏骤停的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四分钟,从而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Beajamia EJ, Muntner P, Alonso A,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 2019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culation, 2019, 139(10):e526-e528.

[2] Zhang Shu.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 J]. Europace, 2017, 7 ( Suppl 2 ) : ii14 - ii18.

[3]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3):240-269.

[4] 王小刚,高丁.院前院前心脏骤停患者505例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及其成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4):39-41.

[5] 刘霖敏,王国涛,王海虹,et al.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8, 56(21):78-81.

[6]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第15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906-921.

[7] 高颖,范艳萍.急诊护理流程在院前心肺复苏急救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 2018, 32(13):189-190.

[8] 刘杰雄,罗炎光,等.脉搏判断在普及院前心肺复苏中的意义[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2(2):144-14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项目(2019-199)

作者单位:150056 黑龙江 哈尔滨,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马志博;150076 黑龙江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王培培;150056 黑龙江 哈尔滨,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黄新颖

作者简介:马志博(1980-),男,副主任医师,E-mail:646885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