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并不简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1


简约并不简单

文 / 姚根国

读罢诗人慕白的诗歌《海边书》,最大的感触就是简约而不简单!

渗透在诗人平常的叙述和平淡的意象中的是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外在的恬淡闲适,是内在的对人心世态的不解;表面上的孤独痛楚,是内心深处对文化失落的喟叹,表象上的寄情山水珍惜眼前,其实是对生活乃至生命的醒悟。

诗歌第一节用最平常的语言叙述了诗人“闲居已久”“无所事事”的形象,诗歌第五节再次强调“我懒得出门,已无天命之忧”、“从未有过逐鹿中原的野心”,而在诗歌的第四节则描绘了“大家都很匆忙”的群像,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中,诗人不仅仅写出了世俗社会人们的躁动不安和对名利的追逐,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而不平静——为什么“谁也赶不上过去”?这既是诗人的不解与思考,更是每一位读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反省的命题!只是这样一个关乎中国社会的重要命题,不是用形而上的说教来完成,而是通过诗人个像与社会群像的鲜明对比来让世人警醒!

当然,诗歌的内涵不仅仅停留于此,诗人还有一颗敏感的内心,在这个以金钱和地位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社会里,作为诗人乃至职业诗人无疑都是被忘却的一族,是不被世俗所欣赏的人,更别谈被人膜拜了!这是诗人们的孤独,更是社会的悲哀!所以诗人在诗歌的第二节就直言不讳的说“酒只够两个人喝,人多了不行”,这抑或既是诗人窘境的写照,也是诗人的孤独不会被更多人所理解的反映。诗歌第五节诗人直抒胸臆“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写诗是无用的”,这不是诗人对自我的否定,更不是诗人对所有的诗人和诗歌的否定,是社会对我们的否定!对诗歌的否定,就是对文化的否定!对金钱、美女和权利的趋之若鹜,已经没有了“诗和远方”,这是文化的失落,社会的堕落!是脆弱的诗人自嘲、孤独、痛苦的写照,更是对文化回归的呼唤和呐喊,尽管“昨夜桃花盛开,醒来发现又是在做梦”,但只要还有这个梦,还有更多的人怀有这样的梦,失落的文化定然就会回归!

不只是悲情,诗人以无数的意象以自我对生命的醒悟在昭告世人生命不止是物质的,还有更重要的内涵:投身自然,珍惜眼前!诗歌第一节就以呼告的手法呼吁“如果你有空,请来跟我一起去海边走走”,接着在第二节中以“明月还剩很多,尽管拿去”的意象呼唤人们停下忙碌奔跑脚步享受大海和明月的恩赐,是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诗人以一壶浊酒喜相逢那唯一的知己,同时,他们面对大海和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共适” 那“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不是来度假”的,这是孤独灵魂寄情山水的必要,也是诗人敞开心扉(“房门没有上锁,你推进去就是”)对更多灵魂的感召,可世俗的人们哪里知道这才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投身自然的怀抱,更要珍惜眼前的人。生命匆匆,岁月流逝,诗人以切身的体会“我只珍惜眼前,我爱的和我爱的人”来呼吁人们“爱就深爱”,所以作者除了享受自然的恩赐以外,他“懒得出门”,守着家,守护妻儿,守住那份甜蜜和温馨。可现实中的人们呢?为了某些不该为了的东西,他们抛妻别子,忙忙碌碌,到头来失去的是生活和生命本有的天伦之乐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何等的悲哀!

纵观诗人慕白的诗歌《海边书》,文字简约,意蕴丰厚,既有对世态人心堕落的不解与对其重整的期许,还有对文化失落的痛楚与文化回归的呼唤,更有对生活本质和生命真谛的认知与追求,诗人及其诗人的诗歌直击现代人灵魂的深处!



附慕白原玉:


海边书

作者/慕白


我闲居已久

整日无所事事

如果你也有空

请来跟我一起去海边走走


酒只够两个人喝,人多了不行

明月还剩许多,只管拿去,只是天

在海边黑得越来越早了


我不是来度假的

我对孤独深度过敏

一风吹草动,我都深感不安

房门没有上锁,你推进去就是


昨夜桃花盛开,醒来发现又是在做梦

大家都很匆忙,谁也赶不上过去

人生有如候鸟,爱自己就是爱他人


我懒得出门,已无天命之忧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写诗是无用的

我从没有过逐鹿中原的野心

我只珍惜眼前,我爱的和爱我的人

我和海水不一样,爱就深爱



诗评作者:姚根国,男,60后,安徽淮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现任《安徽诗歌》《湖北诗歌》古诗词编辑。作品见《淮北日报》《澳洲讯报》《岭南诗歌报》《奥门市民日报》《诗词月刊》《精短小说》《时代作家》《文学世界》《北方文化》等数十家报刊。并有作品入选《壮丽七十年》《中外汉俳诗选》《2020年中外汉俳抗疫诗选》《百年党庆中外汉俳诗选》四部著作。诗观:深入生活,书写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