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钱莹

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 湖北 咸宁 437000

摘要:幼儿时期儿童身心发育速度较快,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优质的教学活动能够确保幼儿体能、智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如何做好教学活动设计成为现阶段幼儿园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以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两方面入手,就如何做好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学活动设计;幼儿教学研究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科技的进步都为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的拓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先进教学理念、明确活动目标、创新活动形式、保障幼儿安全等一系列办法,能够有效确保教学活动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幼儿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设计思路一般包括明确目标、选择主题、设置内容、可行性探讨、活动实施以及活动反馈等几个步骤,现以体能锻炼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进行探究。

(一)明确活动目标,设置活动主题

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如达到提升幼儿观察力的目的、达到提升认知能力的目的、增加幼儿某方面知识储备等,通过明确目标,确保主题设置的合理性。在以锻炼幼儿体能为目标进行主题设置时,可选择“小兔子搬家”“躲避陷阱”等情景故事类的主题,或打篮球、跳绳等与目标内容具有直接关联的主题。

  1. 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设置活动形式

在确定主题后,需要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活动形式。如幼儿园小班幼儿,平衡能力相对较差,体力耐力等相对较差,在选择活动形式时,需要保障幼儿能够适应活动的运动量。而对于大班幼儿,可适当提高活动量以及活动难度,确保幼儿体能切实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对于小班幼儿,可选择故事性强的主题活动,如“小兔子搬家”,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内容,按照要求运输“货物”,躲避障碍,达到锻炼幼儿体力以及灵活性的目的。而对于大班学生,可开展篮球比赛等竞技类活动,提升幼儿体能[1]

(三)细化活动内容,明确阶段性目标

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上,为保障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活动的各个步骤内容进行细化。教师需要按照准备工作、活动内容、收尾等内容进行设计,在准备工作的设计上,需要包括需要的教师数量、工具、场地要求、预计时长等。在活动内容上,需要细化各个环节的内容、注意事项、关键要素。在收尾工作上,明确如何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如何带领学生安全撤离活动场地等。通过明确各环节的内容要点,形成阶段性目标,保障各环节能够有序进行。

(四)对活动进行可行性研究,保障活动的有效性

在内容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活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将活动方案交由幼儿园专业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评估,从人力、物力、与幼儿的适应性、与目标的关联性等多个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估,确保活动切实可行,确保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在可行性评估时,需要确保评估的全面性,避免发生评估不全面,出现时间安排不科学、活动设计过于复杂操作困难等问题,如将体能活动时间安排在幼儿饭后或午睡前、活动情节曲折小班幼儿难以理解等[2]

(五)做好活动反馈,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并保障活动能够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记录,通过观察幼儿表现,与幼儿沟通以及与其他教师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并将反馈信息作为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依据,不断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正,提高活动效率。

  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通过对幼儿园教学设计思路的探索,能够明确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点,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联系生活实际,确保主题设计富有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由于幼儿抽象性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或完善,大部分幼儿思维属于单向思维模式。因此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在进行情景创设,以及主题形式设计上,需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确保幼儿能够“听懂”“看懂”,了解自身行为的意义,确保幼儿能够充分融入到活动中。并且提高幼儿对生活现象以及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能力,确保主题设计具有现实意义[2]


(二)按照幼儿年龄特征,合理设置活动内容

由于幼儿身心发育速度较快,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能力以及体力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按照幼儿年龄特征进行设置,避免活动难度过低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难度过高,幼儿参与性不足。如在以提升幼儿音乐素养为主题的舞蹈律动类活动中,对于低年龄段的幼儿,可赋予幼儿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幼儿可凭借本能自由律动,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可结合音乐内容适当教授舞蹈动作,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提升幼儿舞蹈技能。

(三)注重活动功能的发挥,保障幼儿的参与性

尽管在活动设计时,可选择一个或多个主题,但是大部分活动通过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以及肢体动作,能够提高幼儿多方面能力,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主题内容,充分发挥出活动的功能,全力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并结合不同幼儿的特点,从多个角度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如部分幼儿热爱思维活动,但是在体能锻炼上缺乏主动性,而部分幼儿热爱体能活动,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可结合同一活动主题,采用不同方式,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3]

(四)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活动安全

充足的准备是保障活动设计能够得到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活动设计时,需要对准备工作进行详细规定,防止由于准备不细致,造成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尤其是幼儿安全问题,教师需要对场地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应用的工具进行检查,并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幼儿身体情况,避免产生危险。

(五)灵活调整活动内容,拓展幼儿思维

由于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在活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幼儿不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产生兴趣等,教师需要制定应对方案,确保教师能够在保障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灵活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又达到锻炼幼儿相关技能的目的。通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活动条件,拓展幼儿思维。



(六)创新活动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提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促使幼儿活动设计的形式更为多样,教师需要灵活应用现代技术,创新活动设计思路,确保活动效率最大化。如利用富有感情色彩的音频代替教师讲解,为幼儿创设更为逼真的活动情景,或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情景带领偶幼儿了解活动规则、利用多媒体带领幼儿从多角度了解动作要领等,通过应用多媒体,丰富活动素材,创新活动形式[3]

结语:通过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确保主题设计富有意义、按照幼儿年龄特征,合理设置活动内容、注重活动功能的发挥,保障幼儿的参与性、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活动安全、灵活调整活动内容,拓展幼儿思维、创新活动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等一系列办法,能够有效确保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确保幼儿教学活动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瑶. 高职院校幼儿园职前教师培养课堂教学反思——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J]. 教育研究, 2021, 4(6):154-156.

  2. 陈笑颜. 案例教学在高职高专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 职业教育, 2020, 19(2):4.

  3. 陈丽坚,苏铭玉. 基于幼儿为本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研究——以大班数学活动《蜘蛛和糖果店》为例[J]. 中国信息化, 20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