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如何寻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

洪柞秀

衡阳市集兵镇中心小学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语文教学形式多样,教学范围也可窄可广,尤其是小学语文,对学生今后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感悟力,对美以及汉语言的掌握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唯有在纷繁复杂的教学知识与方式中寻求一种语文的最佳状态,把各种教学方式融会贯通,忽略教学方式本身,抓住语文的灵魂,才能培育出更多有独立严谨思考能力的学子。

【关键词】语文;最佳状态;教学方式;灵感;着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谈及语文的教育,不及数学等理性学科的客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语文,她是一种捉摸不透的东西,你无法辨别哪一种是确切地正确的。语文,言语文化,在言谈之间捕捉,在举止之间领悟,可以大开大闔,也可以见微知著。我以为无论是语文本身、还是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关键都在于如何在多变的方式,多彩的感悟,多种的教学方法中寻求一种最佳的状态。唯有这种状态是确切的,能够让形与意之间,抽象与具象之间,做到相辅相成。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还是一群懵懂的孩童时,带领他去寻求这种最佳状态,就相当于抓住了语文的脉络,让他们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学习与感悟中迷失。下面我就以语文的最佳状态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语文本身的最佳状态

以一朵花开为例,我们可以注目于她拼命绽放的一瞬热情如火,也可以注目于时间的长河中花开花落的淡然平静。状态有很多种,而最佳的状态,便是抓住那贯彻始终的灵感。语文就是这样,不仅仅是对国语文字语言的学习,更是学习那种对万事万物万象的看法,感悟。语文的最佳状态不是在普通的铅字之间,而是给你一丝灵感,让你能够运用,能够超越,能够理解,能够感动。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最佳状态便是内心里找到那种关于语文的灵感,他包罗万象,可以通用,脑海里有藏书,你看到的某个场景触发了你记得的某个句子,觉得用在此景再好不过,与此同时你又产生的新的感悟。分析语文本身的状态,我们才知问题本源,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下面引入两种教学方式的冲突,通过如何以语文的最佳状态化解这两者的矛盾,来更好的诠释何为最佳状态。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冲突

近年来,教学方式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有关于死记硬背的教学,另外一种是关于放逐式教育的推崇。大多数人的观念有所西化,所以可能都不太赞成死记硬背,死读固然严苛,但是有一言叫做“死去活来”,又有一言叫做“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老学究们延续了那么多年的教学方式不能说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先记下来,等到生活中遇见这般的场景,便会如同彗星尾扫过心灵,带来的那一瞬间的顿悟与触动无法言喻,这便是先给学生以我们最熟悉的经验的教学方式。另一种便是放逐式教育,任其探索,思考,留有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最大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这非常好,但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思维没有良好的引导,陷入无可自拔的深谷。

经验的分享很重要,思维的创造力同样不可忽视,那么,在小学学生思维还尚未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时,与此同时又在思维最纯真最活跃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先给他们一种模式,好让他们不走弯路?还是放任其思考,以激发出创造的灵感?

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

其实,小学语文教学最佳状态就在这两者之间,那么如何寻求并且恰到好处地把握这个度?那么就要做到有的放矢,第一,针对语文课文,唐诗、宋词、诗经、戏剧艺术等,老师做一些适当的引导,给学生开一个好头,让他们体会到初入其境的新鲜感,例如“床前明月光”,让学生想象自己躺在床上,深夜很宁静,此时窗外的月光如水,倾泻而下,照在床头,问学生心里是什么感受。再者让一些同学朗读一些小诗,先为他们把场景具象化,再问他们的感触,这样的引导多做几次,学生自己就会养成化抽象为具象的习惯,当有一日清晨他们看见火红的太阳冲破黑暗而出时,纷纷被震撼,这便是触摸到语文最佳状态的边缘了;第二,针对繁琐的拼音与字义,以及课文背诵,则要严格要求,详细解读,背诵的时候还未全懂不重要,但一定要背,让他们领悟到一点点感受,再在生活中把这些感受理解完全;第三,对于阅读理解与写作,我反而认为是自由的,尤其是写作,不赞成阅读理解的刻板分析,当一个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用什么对比、比喻、拟人,要用什么手法才能写得好。让学生在作文中天马行空,自由发展,再让他们读别人的习作与阅读理解,体会这里好不好,在我的课堂上,我这么问时,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有时会激动得脸红扑扑地回答,真好,问他为什么好,他又答不出来,这就是好。此时你便告诉他,这就是对比了,这种用法,这种感觉到时,便是对比了,他便明白了。

这便是语文的最佳状态,忽略每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刻板的还是灵活的,都没关系,这不是我们该争论不休的,仅以抓住语文的灵魂,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感悟为目的,也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最佳状态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金凤.课堂反馈在小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散文百家旬刊,2015(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