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祖力胡玛 ·克尤木

阿克苏技师学院 843000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实践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职院校的教学也致力于实现从传统理论知识教授向实践操作的过渡。本文将对新时期高效化工产业产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优化途径,对我国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工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已经是专业化教育的必然趋势,产教融合能够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技术完美结合,实现更为直接的实践过渡。以往的职业教育仅仅是停留在了知识传授层面,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提高高职院校化工产业的教学质量,必须促进教学内容的产教融合,从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从而做好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工作。

1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1.1产教融合趋势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相对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由于相关院校的录取分数较低,极易造成企业用人时的学历偏见,进一步导致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非良性发展。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化工企业的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科技化智能化的设备与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行的主要依托,这也迫使了许多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转型和升级。如果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将会造成高校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高职院校由于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特殊性,往往能为我国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其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培育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必须不断改革教育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人才的接轨。化工类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及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化工企业的用人需求,教育者要不断对教学内容和实践形式进行创新,促进高校教育与时俱进,立足于服务化工相关技术的实践,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

2 化工产业产教融合优化分析

2.1建立健全教育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及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环境较差,难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规范,也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不良后果。许多学生由于在学校缺乏实际锻炼、没有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了毕业后就业难、择业难等局面。想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用科学、严谨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资格进行定期的审查与评估,确保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产教融合的理念,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断丰富课程内容。要不断将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建立联系,提高化工知识的利用率,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塑造与培养。

2.2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理念长期以来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就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其发展壮大的动力。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化工产业产教融合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学生实践学习的开展。政府也要做好对社会及化工相关企业发展现状的统计与整合,为高效化工教育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此外,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为产业融合提供制度保障,激励企业的创新意识,保障其应有的权利。要不断鼓励化工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广纳人才,促进我国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总之,政府的支持对我国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发展起到着重要作用,学校和企业也应尽量获取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为自身发展寻求契机和保障。国家相关政策的建立不仅能为高效教学提供专业的信息指导与政策支持,也是化工产业实现自身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依托。

2.3推动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直接途径,也是企业优先培训员工素质的有效举措。学校应逐步建立起与化工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化工企业的最新动向与人才需求变化,和企业共同商议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能很好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问题,也相对地较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让职业高校的发展更加有序化、专业化。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帮助高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更能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化工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校企合作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为社会的稳定及良性发展带来福音。

结语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实现知识与操作技术的对接,必须重视产教融合,不断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及时了解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立足于社会需求来实现人才的培养。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体系、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并致力于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从而实现高校化工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静,杨艳丽.基于产教融合的"精细有机合成"课程建设研究[J].安徽化工.2020,(3).146-148.

[2]黄冬梅.高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广州化工.2020,(16).199-201.

[3]王婕,黄冬梅,雷顺安.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4).235-236.

[4]李丽丽.高职化工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J].南方农机.2019,(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