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廉洁警示教育 切实增强思想“免疫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深入开展廉洁警示教育 切实增强思想“免疫力”

吴铎

国网大庆供电公司纪委办公室


摘要:随着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力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廉政警示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和丰富,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当前,廉政警示教育仍是各级纪检的重点工作之一,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的加强、改进和完善,将对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教育效果、预防职务犯罪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廉洁警示;震慑;预防犯罪


1.浅析走向违纪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1.1放松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

很多落马的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在“忏悔”中都坦言自己“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导致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分析他们的思想轨迹得出,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致使自己思想空虚、信念滑坡,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不良思想趁虚而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政治上的蜕化变质直接导致经济上贪得无厌和生活上腐化堕落。比如,觉得自己政治仕途不顺,组织对其不公,彻底放松了理论学习和“三观”改造,开始把取得的成绩当成腐败的资本,认为小节无碍大局,贪腐亦属平常,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想用金钱弥补失衡心理。理想信念的总开关一旦松了扣、失了灵,贪欲的闸门随之打开,权力也就成了谋私的工具。

1.2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私利私欲极度膨胀,把对个人有没有好处、来不来钱作为是非标准,左右自己的言行举止。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人民公仆,手握重要公权力,本应一心许党报国,为民谋利,但最终为个人、为所谓的朋友圈谋私利,甚至为了收受钱财,脑中无纪法,心中无敬畏,任意冲破底线,肆意践踏红线。比如,建立了关系紧密的“同学圈”“老乡圈”“地产商人圈”,把圈里人当成自己的“家里人”,拉起“利益链”。在“当官就是发财”这一错误思想指导下,行利益交换之实,在贪财敛财心理驱使下,在敛财时“敢想敢要”。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手中成为赤裸裸的“提款机”,成为扩大利益联盟的“催化剂”,成为千古罪人、阶下囚乃是必然的。

1.3自身逃避监督,外部监督不力

不愿接受组织监督,甚至想方设法规避监督,比如,白天大谈廉洁,轻车从简,生活朴素,向组织、向外人故意营造好领导、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形象,实则瞒天过海,暗地出入私人会所、权钱交易、生活腐化。面对组织谈话函询,没有如实说明问题,而是伪造证据、与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转移财物,对抗组织审查,试图干扰监督、蒙混过关。所以,有着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两面人”形象。综合分析,个人逃避监督加上外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小错酿成大错,违纪滑向违法,越陷越深,最后造成“好同志”沦为“阶下囚”的悲剧。大家也会经常看到,关于监督的问题在很多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忏悔书中也常被提到,不得不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2.汲取教训,严格自律,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2.1修身立德,带头奔向高线

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情感上、理论上把领袖的思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扭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习近平总书记讲,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既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根本遵循,也是廉洁自律的道德坐标。要把政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化作具体行动,对党和人民明大德,做到树牢党性意识,站稳人民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对社会守公德,做到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对自己和家人严私德,做到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踩“红线”、不闯“雷区”,以政德涵养正气、抵御歪风邪气。

2.2心存敬畏,带头守住底线

底线是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越过,就会改变性质、走向反面,变成违纪甚至违法犯罪。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底线思维,知道哪些是规矩、哪里是边界,不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对于领导干部讲,要对纪律常怀敬畏之心,认真学习遵守党章,清楚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严格遵守《纪律处分条例》,清楚纪律红线有哪些,真正把纪律作为带电的“高压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提高制度执行力作出部署,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当前,“四风”问题潜入地下,穿上隐身衣,变换新花样,查处难度增大。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今年将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深化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有权任性,因权得意,把权力当作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中出现滥用,滑向腐败的深渊。从公仆到贪官只是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人常常只一步之遥,掌权的同时就意味着风险。

2.3心怀坦荡,带头接受监督

领导干部保持廉洁,除了严格自律这个内因,同样离不开接受监督这个外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制度设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党内监督条例》从制度上规范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体系。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胸怀和智慧,适应监督已成常态的形势要求,主动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党组的全面监督、党员干部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等,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批评,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通过自律和他律,时刻保持廉洁意识,确保个人事业不断发展、健康成长。

3.结合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廉政教育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廉政教育,始终把抓预防、抓警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部署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开展科级干部廉政谈话,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到监狱系统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等。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利用微信群组织开展线上政治理论学习和廉政警示教育,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推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推送健康廉洁过五一系列海报,结合实际发出疫情防护、廉洁过节倡议书等。机关纪委应发挥支部纪检委员作用,建立纪检工作微信群,推送中央纪委全会、省纪委全会精神辅导材料及纪检业务知识,有效提高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能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效督促全办党员干部增强廉政自律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崇尚廉洁氛围。建议除了巩固好、拓展好、丰富好现有廉政教育内容及形式外,结合实际,组织支部开展全面系统的廉政风险排查,对干部开展新一轮廉政谈话,充分运用微信群、移动办公系统、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多媒体平台,加强党风廉政宣传,加强纪律教育和廉政提醒,构建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切实提高纪律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廉政教育以案为鉴彰显威力[N]. 莫思委.  来宾日报. 2021-10-12 (002)

[2推进新时代廉政教育工作刍议[N]. 杨慎智.  中国移民管理报. 2021-09-24 (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