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3

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

陈泓达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530226

摘要: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与建设。《规划》的实施,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其次分析了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后探讨了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关键词:“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分析

“十三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初显成效,资源利用率、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明显升高。《“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对于新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到2025年,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普遍推广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保障资源安全。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的实质,指的是通过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达到经济生产的“低能耗、高利用和低废弃”地目的,促进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目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诸多的的前沿开发技术,进而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及再循环利用效率,将产品能源消耗量、废弃物产生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有效降低,确保其处于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在减轻污染的同时,降低资源浪费量、消耗量,将人类对自然的的索取和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站在生态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循环经济发展指的是通过科学规划设计推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并通过构建循环经济生产与发展模式,循环利用废弃物实现再生产,实现对产业资源配置能力的有效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最终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地目的。与传统“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的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小循环经济优势更加突出和明显,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有效降低物质流转换及能源循环消耗,促进资源生产效能的提升,将资源消耗力度、废弃物排放量减少,最终促进“低开采、高利用与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和要求,要对农业资源予以科学的规划布置,通过系统物质再生循环的方式推动农业良性化、生态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将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达到更加理想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效果。新时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首先,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该模式是由“食物链”演变而成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种类数量较多,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现的状态,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通过制约生物,并调节物种,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病虫害发病率。其次,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该模式下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如:在地下空间发展大棚蔬菜、无土栽培等,种植到多样化的作物,通过时间演替的方式,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后,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生态系统当中有大量生物,生物繁衍需要在环境当中觅食,环境则需要利用生命环境恢复活力,不难看出,生物和环境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违背生态规律,必然会影响环境资源,基于此,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既要合理耕作,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循环经济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各项资源、能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并利用工艺流程,实现资源共享,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系统中,为保障资源正效益发展,应重视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具体来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两种模式,首先,企业内部循环发展模式,企业将循环经济发展思维融入到生产中,实现对工业能源及原料的最大化利用,并充分发挥出工业设备、技术的价值作用,关键是控制和有效处理工业废弃物排放物,并将上游产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物”再利用于下游产业当中,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助推经济循环发展。其次,工业企业间循环发展模式,企业和企业间的循环发展模式,在工业生态园区较为常见,通过建立生态产业园、构建生态工业链,实现对资源及副产品的的共享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保障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

在社会发展中,服务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服务业发展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常见的有: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医疗用品等,社会经济快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业废弃物极易进入循环经济系统。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要高度重视对上述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实现资源再生,并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要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其绿色、文明消费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并加大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水平,促进服务业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四)城市循环经济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城市系统中的经济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流通系统等组成,其二是城市系统中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两者连续密切,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和社会系统进行物质、信息及能量方面的交换,进而对社会系统造成影响。当前,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首先,城市循环型流通服务业,该模式下应加大对废物回收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实现资源循环化、再利用发展。其次,城市循环性消费系统,要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力度,监理循环化的生活消费方式,重视对绿色产品的应用,减少是生活废弃物,并集中收集、处理和再利用。再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要积极做好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最后,城市生态循环系统,该系统发展模式要求城市要有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自我调节机制,重视城市生态发展。

三、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一)政府方面: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积极引导

1.制定政策,引领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循环经济良好发展。政府部门应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支持作用,制定具备绿色、低碳、环保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标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仅如此,政府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相关倾斜经济政策,创新技术方案,管理单位、企业应结合行业特征,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政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奖惩并举,促使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现阶段,部分涉及综合开发利用的企业尚未享受到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处于高成本,低回报的状态,这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举个例子来说,工业废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不仅需要向生产者支付较高的收购费用,同时在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时候也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这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税收调节等方式,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中。可通过优化循环经济税收征管机制、扩大鼓励性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创新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提高循环型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自发落实循环经济生产模式。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生产再生资源产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使其具备更高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3.完善法规,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新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对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工作,要在现有的环保法律的基础之上加以优化。应结合企业生产环节,切实提高单位能源效能,有效控制废弃物的生产量,并做好对“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构建与推广工作,促进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建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循环发展。要充分结合减量化、再生、再循环的“3R”原则,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对循环经济发展制度、法规应用细化完善,落实相关责任机制,将具体责任和任务细致化、明晰化,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积极主动性。

(二)企业方面:主动参与循环发展实践

1.积极担当循环经济发展使命

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这期间,人们对于资源的无节制索取,严重破坏了资源及生态环境。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应充分意识到在资源、环境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化、清洁化生产意识与发展观念,主动担责,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创新循环经济技术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支柱性作用,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应用先进的技术,能够促进企业资源所生产效率的提升,将资源消耗量降低,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现阶段,由于技术水平低,是造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我国经济低碳化、循环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所以企业要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强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快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落地应用,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三)社会方面: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氛围

1.拓展全民参与途径

新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全社会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社会群体、个体均应充分意识到循环经济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关键性,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环保知识、循环经济方面的宣传普及力度,可通过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的方式,切实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在学校教材中,也应适当的融入和环保相关的的知识与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理念。除此之外,基层政府部门应定期做好环评工作,及时公布检测报告,并加大对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环保活动的支持力度,促使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中,为循环经济发展助力。

2.强化舆论宣传广泛性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现阶段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所以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出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促使更多人充分意识到发展宣传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改变过去盲目追求经济高增长的观念与思想,树立符合现代社会的绿色化、生态化消费观、生产观,依靠政府、媒体、社会公益组共同作用,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对于前期循环经济发展成就予以了肯定,同时对后期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期,新环境下,要充分意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切实提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助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刘强.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前沿探索——诸大建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13(10):170-176.

[2]王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中国城市经济,2010(10):57.

[3]赵莹,肖光进.国外循环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及启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04):196-197.

[4]张元猛.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2(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