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3

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

杨婷婷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人民医院 陕西汉中 7235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心脏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功能恢复


冠心病治疗主要以药物介入治疗为主,搭配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1-2]。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身心状态和病情,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应为护理核心,而心脏康复护理的落实可满足护理要求。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0.1-2021.8月期间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选出的80例患者参与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女23:17;年龄(66.49±3.16)岁。观察组40例,男女22:18;年龄(66.42±3.17)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辅助治疗过程,给予患者体征监测和治疗指导。观察组:心脏康复护理:(1)心脏功能指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监测,科学评估影响心功能健康的因素,从而制定护理措施。(2)心脏功能康复训练:卧床期间指导患者锻炼肌肉收缩并活动关节,尽量保持呼吸、心率平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大运动量,下床活动时由家属陪同,避免运动损伤,为患者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健康运动。(3)出院后随访指导:电话随访应维持在1周1次,与患者及其家属亲切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最近的身心状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答疑,叮嘱患者家属保持充足的耐心,发挥监督作用;上门随访应维持在1月1次,实地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尤其是饮食情况,记录患者每日主食和配菜,如有辛辣、刺激性食物应立刻告知患者禁食,并为其推荐其他替代菜品,同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运动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测定护理前后LVEF、LVESD、LVEDD三项指标。随访中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技能、自我责任、健康知识)以及生活质量(生理功能、日常饮食、肢体活动)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分析

2.1心功能指标

表1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LVEF指标水平更高且LVESD、LVEDD指标水平更低(P<0.05)。

表1心功能指标记录表(`x±s)


组别


例数

LVEF(%)

LVESD(mm)

LVEDD(mm)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42.72±3.19

48.26±5.27

41.28±5.08

36.46±4.18

55.72±5.19

53.16±5.31

对照组

40

42.56±4.41

56.18±5.31

42.44±6.18

30.18±4.17

55.56±6.41

50.75±5.49

T

-

0.186

6.695

0.917

6.726

0.122

1.995

P

-

0.853

0.000

0.362

0.000

0.903

0.049

2.2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表2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技能、自我责任、健康知识评分更高(P<0.05)。

表2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记录表(`x±s)(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技能

自我责任

健康知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5.23±5.51

89.61±5.81

65.67±5.81

88.91±5.46

65.51±5.52

91.90±5.77

对照组

40

65.23±5.71

75.47±5.59

65.35±5.90

74.09±5.41

65.78±5.97

70.26±5.23

T

-

0.000

11.092

0.244

12.194

0.210

17.574

P

-

1.000

0.000

0.807

0.000

0.834

0.000

2.3生活质量评分

表3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日常饮食、肢体活动评分更高(P<0.05)。

表3生活质量评分记录表(`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日常饮食

肢体活动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5.15±5.38

89.59±5.76

65.44±5.60

87.72±5.35

65.64±5.41

91.66±5.46

对照组

40

65.78±5.59

73.46±5.97

65.47±5.22

75.10±5.90

66.06±5.53

70.54±5.12

T

-

0.513

12.297

0.024

10.021

0.343

17.845

P

-

0.609

0.000

0.980

0.000

0.732

0.000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将引发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所谓“七分护理,三分治疗”,科学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作用显著,但有专家指出,常规护理内容单一且方法简单,无法全面应对护理问题,易发护理风险导致严重护理后果。对此,引入心脏康复护理势在必行。该护理模式以心脏功能指标监测为基础,随时掌握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据此对患者进行心脏功能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明确护理重点,以呼吸训练、肢体运动为核心,指导患者逐步增强心功能,因患者出院后仍需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配合出院后随访指导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居家护理指导,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情况,可以说,心脏康复护理是常规护理的升级和补充,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辅助提高治疗效果[3]

综合上述数据,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心脏康复护理的巨大价值,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辛鑫.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184(2):113-114.

[2]王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4):97.

[3]杨锐,王晶晶,叶娟.心脏康复团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383-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