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

陈惠钦

罗源三中 福建 福州 350600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初中教育得到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被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实现学生的物理水平提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从而灵活的解决物理问题。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本文就将以“圆的周长”例,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不断提升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 物理;物理思维;多维引导;应用

引言: 在初中所有的学科中,物理学科是较为具有难度的学科,因为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且物理学科同时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好物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资源,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形象化,更有利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非常的有必要。

一、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包含了众多的概念,定义,公式等内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课业繁多,时间有限,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可能较为困难,因为这些知识都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甚至有的初中由于缺乏教学设施和其他的教学资源,初中物理教学往往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局面,不去进行创新,这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的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的物理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于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长时间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压抑,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物理教学涉及的实验因素较多,包括物理用品的准备,场地的环境以及物理品的保存等多种因素。因此对于一些中学学校来说,往往存在着实验室配备缺失的情况,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行实验的操作,缺少了实际的锻炼机会,也不利于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的增长。

最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课业繁多,面临中考的压力,这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就很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的问题。

二、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的策略

1.利用微课来创设教材教学情境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初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较强,因此在利用微课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首先就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来进行教学。物理本就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的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内容较为抽象,但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因此通过利用微课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电学部分知识概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微课播放微波炉加热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对物理原理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导体的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通过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电学知识,让学生们打牢相关的物理基础,不断的提升物理能力。

2.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当教师在进行力学部份实验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们的大致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力学知识的理解层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选取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们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视频中讲解运算的技巧,通过生动形象的例题讲解,让学生们掌握和理解运算,最后再抛出运算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解决。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探讨解决物理的运算问题,自己作为引导者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3.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学物理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验,适当的丰富补充内容,以此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只有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不断的吸收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验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回想自己,在浴缸洗浴时的场景,从而引出,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关系的思考。而后教师再向学生们讲解整个实验的流程和原理,让学生们自行操作,最终得到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结论。通过学生们的实验操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物理变化的知识也掌握得更加充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利用多媒体突破物理教材重难点

物理学科包含了众多的重难点知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一部分知识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这一部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多媒体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短视频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摩擦力部分的教学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这段部分知识可能会感到迷糊,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们展示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快速的突破重难点,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物理素质的发展,使物理教学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初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有众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和初中物理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燕妮,汤金波,王连友.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载体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以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为例[J].中学物理,2021,39(18):40-43.

[2]叶成林.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实践——以苏科版8年级“浮力”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21,42(09):53-55.

[3]邱朋祥.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概念的建构策略——以“压强”教学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1,36(08):16-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