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的理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法学教育的理想

李阳梅  

成都锦城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法学也被纳入高等院校的学科学习中,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法律人才较为匮乏,社会法制亟待完善,这就使得法学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法学教育的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导向,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法学教育理想的阻碍因素分析,详细阐述了法学教育理想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法学教育;阻碍;理想;措施

  1. 法学教育理想的阻碍因素

  1. 法学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质量较低

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报名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法学教育的规模也极为庞大,法学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现实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开设法律专业的资格,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没有系统全面的教学体系,使得法学专业的教学秩序较为混乱,对法学专业的招生产生不良的影响[1]。而法学教育作为一项严谨性强,准确向高的学科,其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有些高等院校并不具备足够的师资力量,这就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专业水平较低,这也是我国法学教育的普遍现象。

  1. 法学学科无法贴合实际,缺少专业特色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学往往按部就班,严格按照司法部16门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懂得变通,无法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增减课程,这种课程培养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学学科的设置造成教师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生无法理解学科内容等现象,在学科中没有侧重点,无法凸显专业特色,造成法学教育的发展受阻。

  1. 学术氛围不强,前景不乐观

法学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基础理论知识是法学学习的前提,但是结合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事件深入了解,通过研讨,增强法学的学习氛围。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司法考试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极大的影响力法学学术氛围的营造。而学生在法学学习中往往纠结于某个法律条款或和条文的讨论,不能挣脱束缚,以全局观来看待问题,没有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科在发展中也就没有前景可言。

  1. 法学教育实践性不强,脱离实际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往往专注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强调法律的原则性,强化法律知识的诠释,这种表面层次的法律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管是哪个学科,只有强化实践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2]。法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能够解决社会中的法律问题,促进法制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发展能够长治久安。

  1. 实现法学教育理想的措施

  1. 改善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法学教育的质量改善,一是要合理招收学生,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合理控制招生数量,加强优质学生的招募,按照教师数量合理控制学生人数,使其教育资源能够与之相适应,避免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或短缺。二是要强化师资力量,通过培训、讲座、研讨等形式,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加大对优秀法学人才的招募,不断充实法学教师队伍,为法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合理设置学科内容,强化专业特色

合理设置学科内容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法学的专业特色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校对于学科的设置较为合理,根据实际需要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法律人才,增强人才的竞争能力[3]。因此,高校在法学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法学课程,加大对专业特色课程的支持力度,增强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做到无缝衔接。

  1. 加强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术是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科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法学教育的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法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法学学科的综合能力。在学术氛围的营造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讲座等,增强法学的学术氛围,为法学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

  1. 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实践出真知”,法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入案件情境,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发布,增强学生的法学知识运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案例判决的结果分析,让学生感受真实生活中各种因素对法律的影响,了解各种案件的法律应用,熟悉法律条款的引用原理,更增强自身的案件处理能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领会法律的价值体现,实现学生自身的法学教育理想。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法学教育的进程。高校要能够根据实际强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为法学教育提供基础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加强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学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法学综合性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全社会的法学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周赟[1],沈明敏[1],.社科法学二题[J].河北法学,2021,(5)

[2]董敏[1],.反思法学的实践性[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38(3)

[3]王夏昊[1],.法学科学性的论域[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