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谢秀清 黄玉敏 谌斌龙

江西赣州技师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职业学校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得益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的落实。随着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成功经验的增多,很多地区的职业学校都开始实行。赣州市的职业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校企合作法律政策缺乏健全性、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缺乏完善性、企业要求与学校要求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为此需要尽快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环境,尽快建设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

引言

职业学校近年来的改革速度加快,逐步地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份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属于当前职业学校的一种实践模式,当前职业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需要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习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职业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要想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校人才的竞争力,需要针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不断地强化和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让自身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实现办学目标。

一、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法律政策

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学校中非常常见,但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职业学校都拥有良好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条件。虽然,今年来赣州市的职业学校在法律法规上不断的完善,但是还是跟不上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法律政策,导致很多工作缺乏指导性,缺乏规范性。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相对匮乏引起的问题非常多,除了常见的教育经费不足之外,一些职业学校的资金筹集还面临着缺乏政策保障的问题。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的划分不合理,产生的合作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

2、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

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市场对其办学目标的影响非常大,一些学校的市场调研工作质量较差,以至于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效果较差。赣州市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现状等因素使得职业学校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职业学校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企业以及学校并未看到并发挥校企合作中各自将会获得的利益。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建构缺乏健全的师资队伍,缺少必要的技术保障,也缺乏全面的服务内容。这种状态下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无法实现双方共赢目标。

3、企业要求与学校需要的不平衡性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目标的实现需要平衡企业要求与学校需要之间的关系,目前赣州市的职业学校的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矛盾的。企业需求与学校需求之间的矛盾与两者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不同。学校要求公益性,要培养人才;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企业与学校之间并未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未达成共同的目标,以至于在一些利益协调上存在差异,引起了很多的纠纷。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都处于发展瓶颈期,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协调,那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便无法稳定、持续。

二、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策略

1、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环境

赣州市职业学校应当尽快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环境。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来完善相应的合作条件。产教融合的推进是建立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上的,所以实践中需要做好调研工作,找到校企各自的优势、劣势,构建优势互补的模式,确定并实现双赢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上形成同步发展的模式,促使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教学与职业工作阶段的无缝对接。结合具体的专业优化课程资源,吸收先进的经验,利用学校自身、政府政策、企业等的有利条件,让互惠互利的合作环境尽快建立起来,并使其处于一种长期稳定的状态中。

2、建设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可以让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实践中要以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为出发点,吸收引进人才,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与企业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让资源共享并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师资水平的提升要利用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与课程设计方案为基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职业学校重视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专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使专任教师提升实践教学技能,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丰富教学经验。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顶岗实训,提高综合素养。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较大,职业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聘请选择制度,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水平。

3、优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要尽快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政府在统筹规划的过程中重视企业与学校关系的协调,减少校企合作矛盾。有了政策保障之后,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便有了基础条件,在建设监督体系与评估体系的时候力度会更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会逐渐形成。学校积极地制定培训计划,提高科研支持水平,建立起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作用。

4、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要利用很多条件,要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以此为基础建立实训基地,让校企合作的深度增加。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与实训基地分不开。通常校企合作的形式都是签订合作合同为主的,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任务。实践中为了确保学校与企业各自都承担了责任,则需要相互监督,消除合作矛盾。学生有了良好的实训基地之后,其理论知识能够得到检验,实践技能能够得到提升。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则能够给吸收企业的优势,让实训基地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化校企合作之后,有了方便学生实训操作的基础设施设备,则能够让产教融合效果不断增强,让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在与其他职业学校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优势,还能够让企业的品牌效应更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属于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特点集中在职业技能上,为此与企业的合作至关重要。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之间的关系要得到重视,才能够让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赣州市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资源相对比较差,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需要尽快调整办学理念,发挥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作用,吸收成功的经验,借助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力量,促使学校完成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创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环境,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从而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让学校与企业的各自战略目标在合作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剑,任莉娟,王世泰.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科技和产业,2021,21(08):85-90.

[2]徐艳玲,张丽芳,康丽敏.“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校企合作探究[J].现代农业,2021(04):109-110.

[3]韩晓兰.“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究[J].山西青年,2021(16):139-140.

[4]王晓侃,未庆超,马兵,饶晓慧.“互联网+”背景下电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电梯,2021,32(16):70-72.


课题名称:《赣州市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编号:2021-024-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