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视域下“李约瑟难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4

STS 视域下“李约瑟难题”探析

张沛雨 袁媛

辽宁省阜新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23000

摘要:本文从对“李约瑟”难题的界定入手,探讨了STS视域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方法。通过分析STS的内涵,探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内容实质,重点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而从科学技术与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强化科学技术交流”“扩大社会科技共享”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李约瑟难题”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STS;李约瑟难题;科技发展

1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李约瑟难题又称李约瑟之问。是在李约瑟所著被认为是20世纪完成的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的《中国科学史》中提出的。最早较为完整地对论题加以表述在1954年出版的《中国科学史》第一卷:“中国人怎样在3-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的?”经过后期李约瑟对中国技术史不断研究,“李约瑟难题”的表述也经过多次调整。标准表述为两个层面的问题:(1)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6世纪,古代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2)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17世纪的西方,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这一难题始终集中在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在西方现代科学革命之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正处于西汉时代,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在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等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直到16世纪中国明朝,成为最后一个统一的王朝。在这个期间是中国封建主义,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鼎盛,远超同时期的欧洲。

第二个方面,近代科学革命不是发生在中国而发生在西方。欧洲在文艺复兴后经济、科技、文化等近代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中国人民近代后科技发展逐渐没落。原本繁荣兴盛的中国科技应该是近代科学的发祥地。然而,出于某种原因,近代科学并非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国家。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各视角的广泛讨论,共同思考。促进了中外关于科技问题的交流。提升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国际声望,深化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国际化。吸引学者从不同角度,各种影响因素方面,探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原因以及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的原因。在反思近代中国科学衰落的同时,思考西方科学崛起的原因。这一问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不竭动力。

2 STS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的内涵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的英文简称。由美国学者R.K默顿发表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个概念。此后STS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工作领域,成为一门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涉及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之间的联系,反映了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STS视域下思考“李约瑟”难题的内涵时,要明确STS视角下对难题的切入点。难题的第一个层面,需要从古代中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所需条件、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角度,对公元前1至公元16世纪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兴盛繁荣原因思考。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探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并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层面也是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社会发展背景等角度,分析中西方近代社会制度差异,社会变革差异,教育差异等,对近代中国在科学上的没落和17世纪后西方科学的兴起的探索。从探索中思考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兴盛的原因,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经验。进一步看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缺陷,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要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技术意识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力。

3 STS视域的“李约瑟”难题分析

根据STS理论,破解“李约瑟”难题要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这几方面入手,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兴盛但近代科学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原因。这种对落后原因思考,对我国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STS代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研究理念。从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角度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解答。

3.1STS视角对李约瑟难题第一层面古代科学技术兴盛原因分析

(1)哲学与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相辅相成

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中国封建统治下中国哲学家思想家辈出,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大批杰出的哲学家。这些思想纵横几千年的哲学家,在烽烟四起时代让中国哲学和科学共同进步。在春秋战国,哲学和科学原是不分的,且科学内含于哲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思想以墨家最为典型。《墨经》中记载了大量的科学内容,其中包括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等。科学与哲学在这个时代共同发展,技术以实用、美观的目的传承。此时更多关注社会自然外在的宏观现象,将现象的世界抽象化,并赋予人的意志。人们将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与社会中的政治、人事变化结合起来,所以中国古代科学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十六世纪在封建制度下发展起来。促进人们战胜愚昧无知,提高科学认知能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

(2)中国与欧洲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不同

中国自西汉建立后,人民生活稳定,各项利民减负政策的颁布,给了当时汉朝人民稳定安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中国形成了一种“实用重于理论”的实用主义思想。而同时期的欧洲处于战乱黑暗的状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满足时,对科学的研究更是画里真真。

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深入研究,更不会做理论和逻辑分析。这种“重实用”的理念让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割裂开来。这种技术的繁荣让对比下的同时期欧洲科学技术发展“落后”了。

(3)科举制度人才培养推进同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起源于隋朝的科举制打破了“累世公卿”的腐朽士族统治。形成了公平选拔人才的封建统治时代,拓宽了政府人才引进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封建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又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使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展更进一步。而同时期的欧洲以赐官制度为主,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成为了政府官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遏制了人才的教育培养,使得同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超欧洲。

(4)封建统治下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

无论是西汉时期还是元朝的统一,中国社会的本质就是封建统治,君主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上至天朝帝王下至黎明百姓都在中央集权的统治下。这种制度下可以对社会人力、武力、财力进行集中组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欧洲从凯撒大帝出现中央集权被推翻后,新旧教派勾结,奠定了“君权神授”的制度。欧洲的政权与宗教紧密结合。变成了宗教统治欧洲。宗教统治的中世纪是包括欧洲西方黑暗时代以及文艺复兴前400年前的时期,这段时期是被广泛认为扼杀创造力火花,压制自由和人性的时期。这种宗教统治造成欧洲长期的停滞的原因之一。

3.2STS视角对李约瑟难题第二层面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中国原因分析

李约瑟认为,对难题进行探寻思索时,应该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并结合近代中西方社会的不同特征进行剖析。难题提出后,参与讨论的研究者。涉及教育,科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不断深入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这种认识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范畴,难题的答案是多样的,具有开放和无穷的特性,我们永远不可能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得出答案,但是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难题探索与思考的过程。

(1)中西近代社会变革不同

根据STS理论,科学技术可以带来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可以反过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是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中国社会在封建集权的影响下,重农抑商的政策历代传承,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就形成了以无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社会群体分布。而欧洲受宗教信仰与科学技术出现的影响使得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欧洲封建社会逐渐壮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变革和更新,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财富不断流动,西方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创造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与财富,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而在近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下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不足以支撑近代科学的成长。

(2)近代教育体制遏制人才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近代中国的科举考试,固化的考试和研究学习内容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抛却了唐宋的积极特点。“八股取士”的呆板考试制度进一步磨灭的清朝读书人的创新精神,使读书学习变的功利化。学子教师照本宣科,缺乏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严重阻滞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同时期的西方教育是一种回归现实、注重个性教育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丰富,大量的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让课本丰富化,解放了思想,培养了大批热爱科学,敢为人先的创新性科学家。

(3)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首先是应用在统治阶级或者是由统治阶级掌控。近代欧洲受宗教信仰的影响统治阶级的实权逐渐被架空,从而导致真正拥有决策的是在欧洲社会占主体地位的资产阶级。而科学技术的更新者与发现者大部分也是出自于资产阶级。欧洲这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反观近代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在清代闭关锁国制度、八股取士制度的影响下甚至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这种统治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滋生官僚和贪污腐败之风;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妨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4)近代中国哲学发展迟滞

可以说,现代科学体系诞生于哲学。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先导,是文化发展的先机。哲学启蒙可以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提供新的认识和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社会受“重实用”实用主义影响,我国近现代科学的哲学理性逐渐衰弱。工具理性失去哲学理性的制衡、约束和引领,形成了工具科学价值观和教育价值观,使我们无法培养具有哲学视野的科学大师。同时,哲学价值理性的弱化和科学大师的缺失也直接或间接引发了原始创新缺失、学术生态恶化等其他问题。

而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注重理性价值,始终坚持对科学认识进行哲学反思,追求思维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对自然知识有究其本质的精神,这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西方学术思维模式始于苏格拉底,在亚里士多德阶段成熟,是一种以形式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近现代的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都是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运动进一步地解放了西方的思想,自此,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近代西方的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系统论等是对近代自然科学作方法论的结果,这些方法论不仅总结了过去的科学思维,而且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对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破解“李约瑟难题”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致贺信上强调了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在2021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我国在创新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能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匹配。这值得我们对“李约瑟难题”进行重新思考,以史为鉴,知兴替,促进反思,开创未来。

第一,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人才根基。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培养科学技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机构,所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学校以考试为导向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许多教师、家长只重视应试成绩,只引导教育学生钻研课本知识,不重视学生的科研兴趣。因此,我们要吸取借鉴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改革教育体制,更新教育评价机制,摒弃“唯分数论”,鼓励学生探索发展自身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科学技术与教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第二,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前沿科技知识。坚持科学技术开放发展,顺应全球化的世界大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当今的信息时代,交流方便快捷,但是学者之间依旧缺乏开放、批判的学术交流。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对自身的所学和所做有着清晰的认知,更要对与自身不同的学术批评拥有正确的态度,这种意识才是科技创新所必备的条件。因此,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在国内经开展学者之间交流会议,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强化国内与国际的沟通和合作。

第三,扩大科技共享,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就提出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带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把握住科学技术的积极社会影响,真正使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让人民享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真正从社会层面改变对科技的认识,进而让社会的发展推动科学思考的进步。从STS的视域来看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积累原始智力资本。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能力是科技强国的基础。9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创新中国论坛以“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为主题”提出基础科学的革命性突破能够引领创新方向,进一步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基础研究应该营造重视科学研究的学术氛围,鼓励科研人才的兴趣,发散人才创新性思维,培养科研人员肯吃苦,能吃苦,潜心敬业的科研精神。从小抓起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在于基础教育,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敢质疑会提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打好人才基础,积累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M].科学出版社, 1990.

[2]杨继国.“李约瑟难题”官僚政治解的“悖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21(3):54-60+112.

[3]程远红,邓卓娅,冉光涛.李约瑟难题的缺陷与价值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44-46.

[4]林坚,谢连生.从STS观点看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及其社会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51.

[5]赵晓红.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7(2):112-116.

[6]马雨,刘皓.再论“李约瑟难题”及其解答[J].山西青年,2020(15):49-50.

[7]于跃.从文化模式的历史演进机制看李约瑟难题[J].文化产业,2021(11):83-84.

[8]匡胜国.破解“李约瑟难题”——从科学体制化角度进行剖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0-82.

[9]李志超.易道主义一中国古典哲学精华[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10]张月鸿,蒋芳,刘登伟.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3):319-327.

[11]梁瑞春.亚里士多德论辩思想及其逻辑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