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立快乐物理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如何创立快乐物理课堂

张立逵

黑龙江省拜泉县新生乡中心学校 164714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的孩子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提不起兴趣,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所以无哦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要想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一个快乐的物理课堂,让孩子们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在物理课堂教育教学中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创建一个快乐的物理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演示实验 探究实验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物理教育教学 学以致用

 初中物理教育阶段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学科利用现有教材来培养孩子们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物理研究实验对于学生创新实验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扩大范围、寻找更多渠道地去开发、启迪初中学生,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我们物理教师就应从身边每一堂初中物理课入手,大胆地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育教学结构,采用课堂自主互助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自主互助学习课堂中去获得知识,来培养孩子们创新意识的发展,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应从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中去培养孩子们的实验创新能力,使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结果。

一、通过自主互助学习教育教学课堂来培养孩子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热情。    

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我就以此要求上积极利用自主互助学习课堂,让每一个孩子们都主动参与物理课堂教育教学中去,让每个孩子们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物理教育教学中去学习。每一个孩子在这一特殊的思维活动中,会经历“愉快与不愉快、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弛、确信与怀疑”等多维度的情绪变化。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如,讲述大科学家的轶事、新奇的课外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在讲到“力和运动”时,我给学生们讲了大物理学家牛顿的故事:一天,牛顿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准备好了,但朋友还没有来,牛顿就到实验室里做实验。朋友来了,怕打扰他,吃完饭后就悄悄地走了。等牛顿做完实验从实验室里出来时,他饿极了,当看到桌子上吃剩的饭菜,还以为自己和朋友已经吃过饭而又饿了的缘故呢。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都感到大科学家牛顿很可笑,但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珍惜时间、废寝忘食的精神。类似的名人故事既活跃了课堂,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

二、挖掘物理内涵,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给学生的知识,就数量而言毕竟是有限的,而教会方法,以此来研究问题却可以是无限的。因此,在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程序和手段,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能进行科学的思维。因此,在物理课改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如在讲电磁感应定律时,不只简单交待结果,而是从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即“电变为磁”,让学生思考运用逆向思维,会提出什么问题。根据“磁能产生电”的设想,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进而再讲述法拉第经过10年探索,终于发现了“磁生电”规律。注重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的是科学家的一种思维方法。又如,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猜想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像牛顿看出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温前人的思维过程,提出他们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因此,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断将科学思维方法渗透进去,学生才不至于只会读死书,而成为能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

三、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1.挖掘教材中的质疑因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质疑开始的。如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伽俐略对此提出质疑,才导致后来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因此,教学中应不断挖掘教材中的质疑因素,有意识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在物理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因势利导,多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讲到“力和运动”时,我给学生们讲了大物理学家牛顿的故事:一天,牛顿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准备好了,但朋友还没有来,牛顿就到实验室里做实验。朋友来了,怕打扰他,吃完饭后就悄悄地走了。等牛顿做完实验从实验室里出来时,他饿极了,当看到桌子上吃剩的饭菜,还以为自己和朋友已经吃过饭而又饿了的缘故呢。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都感到大科学家牛顿很可笑,但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珍惜时间、废寝忘食的精神。类似的名人故事既活跃了课堂,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每个教师身上都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历史重任。为了经得起新世纪知识经济到来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刻苦钻研,博览群书,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使自己具有超前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探讨并总结出好的经验,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为推动民族不断进步,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晨.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2:109-110.

[2毛金华.“非常规”实验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