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王佳馨

山东省威海市码头小学

摘要:童声合唱一直是一种较为特别的音乐表现方式,备受众人的喜爱,同时也有着乐器无法比拟的美妙和声。此种优美纯真的声音是常规乐器无法比肩的。在小学音乐教学里,童声合唱是较为重要的部分,除了会对学生的歌唱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外,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思考形式、认知和想象、协作能力等有所影响。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此文简单的对童声合唱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同时给出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成效和质量的策略,以更好的提升小学合唱总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和对策

引言:音乐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组成,而学生在音乐学习里合唱是和重要的一部分。行之有效的音乐合唱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认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团队能力等训练,能够增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过现实的合唱教学依旧有着许多问题,对合唱教学有效性有所限制。如何才能够让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是值得各个音乐教师和校方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探究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而后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可行的建议。

  1.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对于音乐教学并不注重,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成效并不显著,而在合唱教学上更是明显。教师能够花费的合唱时间并不多,与此同时也没有强硬的指标要求合唱教学需要取得怎样的成效。所以,当前合唱教学在小学阶段的现状并不好,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优化的方面也很多,以下一一分析。

(一)合唱音准不强,达不到理想状态

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现状就是学生有的找准音很难,往往唱完上句而下句就很难起音。同时还有一些学生不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到实践上,比如学生在心理十分明白怎样起调和起音,不过唱出来的声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歌唱教学里面音准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这让学生其歌声没有美感,而音准问题不解决好,歌唱就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美好情感体验。长期积累的音准问题就会让学生对歌唱的兴趣丧失。除此之外,教师关于学生的歌唱音准关系重视度不够,这也让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部分教师则死以为点点音准问题十分正常。整个歌唱教学里让学生展开独唱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合唱的检测时间也不多。这就让学生针对歌唱找准音准的心理管控不强,最终无法进入到理想状态里[1]

(二)对作品理解不够透彻,无法生动表达作品情感。

  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的播放一次音乐,而后针对学生提出问题,与此同时也持续的学生体验音乐的时候插话,如此也就会干扰学生的音乐体验,同时也会破坏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鉴赏。长久以后,就会让学生无法对合唱音乐作品理解的更为彻底,也就无法在演唱的时候有效表达出作品的情感。

(三)合唱技巧性指导不足

小学生音乐教学是很重要的一块,此间的学生日渐成长,逐渐走向理性,因此其掌握到的知识也是经由感性向着理性发展。唱歌尤其是合唱教学需要和读谱知识有机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在唱歌的呼吸策略、发声技巧等知识合理的掌握和应用,合唱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的,需要学生要在节奏和曲调等方面合理的把握住。

(四)资源匮乏,没有正确认识音乐教学

因为教学资源有限,同时大多数的学校对于音乐学科重要性并不重视,所谓传统和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并不重视,简单的追求升学率,运用较为简单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的匮乏让课堂教学展开的音乐教学活动比较少,而在教学内容上创新等几乎无,仅仅是遵照教材的内容规规矩矩的展开,无法有效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让教学内容还有形式等都缺少创新部分[2]

二、改进音乐合唱教学的对策

对于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现状问题,当前教育界普遍重视程度不够,由此以下结合上述的问题,特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总结起来,分别从四个方面合理建议:

(一)增加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音准。

同步的音准还有节奏训练是合唱教学的前提,针对合唱的水平高低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效用。没有展开对应的训练就没法展开较为复杂的合唱教学。音准训练需要在详尽的教学里一步步来,尽可能的运用不伴奏的方式由最初的横向音程练习起步,慢慢的想着纵向的音程和和弦等过渡,而由学生遵照固定的音高让彼此合理倾听,自我对音高进行调整,最终取得协和的状况。想要助力学生能够在训练中实现视唱练耳训练和把握住音准,就应当在教学内容上运用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上充分理解,把握住音准和音色,最终实现反反复复的训练之后让作品实现协和。

(二)加深理解,提升合唱生动性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极不成熟,而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能够驱动学生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而在小学音乐教学里,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培养,养成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如此才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音乐教学里合唱的学生要求的专业音乐素养能力比较高,而合唱要比独唱在旋律上更加复杂,学生对于技巧和知识等掌握也就更为困难。种种状况之下,养成学生的浓厚音乐兴趣并且加深理解相当有必要。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应当适当的将部分音乐合唱作品播放出来,而让学生自行欣赏,合理引导让其发表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对唱法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合唱唱法,不断提升合唱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除此之外,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感知音乐情感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加强合唱的生动性,为有效的合唱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一些抗战歌曲、革命歌曲的学习中,教师要通过给学生讲解这些歌曲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老一代革命烈士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融入情感,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歌唱。

(三)科学发声,调整合唱状态,争取教学理想状态

小学音乐教学应当合理发声,积极调整好合唱状态,由此创设出理想的教学状态。而小学音乐教学的职能和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创造上。教学的时候,演唱应当激情洋溢,运用雅俗共赏的音乐还有生动活泼的舞蹈等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冲动,争创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日常课堂教学里,能够透过种种教学策略和办法调整好合唱的状态,积极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及合理的学习氛围,如创设情景也不一定就是要让学生看到绚丽多姿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画面,有时候几句简短的话语、鼓励的眼神……都是一种有用、直接,更能让学生接受的方法[4]

(四)开拓眼界,正确认识音乐合唱教学

对于音乐合唱的教学尤其是练习上,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展开能够合理的优化合唱技巧,至此可以增强学生的合唱基础。为了呈现优秀合唱作品, 应该以不同形式进行调整, 由于人们音色和音域存在差异,需要学生间相互熟练配合, 全面提高协调性, 实现组合的优化。因此,合唱练习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较为重要, 如对音乐作品特点与音乐风格进行了解, 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此项作品。另外,教师进行歌曲分析时, 应该将情感色彩和节奏快慢等作为重点,然后按照学生音乐合唱情况进行明确, 确保整个合唱的有序进行, 进而发挥各学生的价值和潜力。因此,在音乐学习中,自低年级到高年级,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享受愉悦,获得音乐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同样地要在过程中积累对音乐表现方法的理解与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的具体方法。简而言之,唯有从多种角度开拓学生的视角才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合唱音乐,最终让课堂音乐教学取得实效性[5]

三、结束语

总之,合唱教育是一项会对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所影响的艺术,要求获得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作为教师需要遵照合唱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国内外优秀教学案例加强对于合唱教学的分析,并且有效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逐渐且完备的更新合唱教学策略,用以合理且系统性的践行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里,综合提升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刘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34):139.

[2]石胜兰.浅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开展合唱教学[J].学周刊,2019(3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