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

唐洪凤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第二小学 561200

摘要:小学生刚刚迈入学校的大门,他们已经习惯了自由地玩耍,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让他们一时很难接受,也无法快速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趣味性的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传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也就意味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重积极探究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快乐教学法更加符合处于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1快乐教学法的概念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在快乐心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经推出,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但是很多专家认为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专家一致同意教学不应该原封不动机械化地进行,这好比有的同学由于学习压力大而轻生,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带领同学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课堂上,老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放松,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

趣味教学法本身便具有生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小学生,让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转变以往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和死板的情况。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接受知识比较的被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于语文的兴趣,这也会给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往往比较强,通过较为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能够将学生对于语文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3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目前,学校教育主要为应试教育,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向学生传授的是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主要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领读学生识记生词,并在老师预设性的问题条件下去阅读课文,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知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逐渐下降。此外,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展开,因此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天性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释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2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这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很好地掌握其教学内容,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以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很多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差别,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点传统,主要以讲授为主。因此,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缺乏生活化因素,学生比较抽象地学习语文知识,很难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逐渐地,学生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气氛中失去学习兴趣,最后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4.1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结合,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教学应注重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合理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合理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实际,这种情况下能够拉近学生以及语文教学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语文课堂教学的难度,以此能够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为了能够合理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建立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实际的选择,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的合理融合,才能够真正做到通过生活实际学习语文知识。其二,应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实际的选择,具体而言,应选择学生生活经验下的生活实际,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够通过生活实际对语文知识产生熟悉感,才能够做到吸引学生,也只有这样,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4.2注重课堂和实践相结合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从而让世界更美好。课本上的知识其实也是从生活中来,最终我们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这就需要学校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课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最终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知识的目的。比如,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展的针对低龄学生的研学旅行,就是一个很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例子。学校利用学生周末或寒暑假的业余时间,参加旅行团组织的研学旅游,去城市周边的农场或者公园,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奥秘,既开阔了眼界,放松了身心,又在旅游中满足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还可以进行一些野外拓展训练,比如攀岩、射击、拔河比赛等,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与人协作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的能力等,是真正进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希望将来学校能更多地开展类似于研学旅行这样的实践活动,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4.3构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平台,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所提出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开展教学能够为学生构建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进而能够满足快乐教学法的实际需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处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语文学习经验、语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都具备语文学习优等生、语文学习中等生以及语文学习后进生,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才能够实现互相帮助,思维碰撞,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将学习任务下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沟通交流、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实施快乐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主要的是心理素质。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传统思想的进步,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之举。

参考文献

[1]沈超.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6(08):61.

[2]陶荣.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快乐阅读,2015(18):67.

[3]陈芮.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好家长,2014(38):30.

[4]颜晶.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3(14):46-47.

[5]杨城.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201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