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与“增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赋权”与“增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力

冯晶

都江堰市 中信 幼儿园 611830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上,我们除了关注知识、技能、态度,更应关注教师内在情感、认同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上没有没得到满足。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激发教师内动力就是专业成长的“支点”和“杠杆”。

一、唤醒意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首先,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研人员的课程领导小组,针对课程建设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把准目标导向,推动进程。其次,成立了以全园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程领导共同体,让全园教师卷入。自从课题立项以来,全园教师获得了亲身参与教研的机会,教师经历了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参与园本课程的变化,对活动做到前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保证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唤醒了教师的教研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好学向上的氛围。

二、解读诉求,加强专业文献学习

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人格魅力的基石。为了保证课程推进与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详实的学习计划,我们从教育研究需要出发,借助理论书籍、教学杂志、网络文化等方式学习了纲领性文件和相关书籍。以园本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教师们对课程建设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弱点,为开展课题研究夯实基础。

三、分层制定计划,塻块式培训

每位幼儿园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新手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的路径,依据前期问卷调查,需求分析,我园围绕目标,把全园教师根据教龄及专业能力分为新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四层次,为不同层次教师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学习队。如:对新教师进行实践培训,除了师徒结队,还新设专项导师带教,帮助其快速学习和借鉴个人强项的教学经验;对于青年教师通过教研组分任务、自学互学、骨干引领、名师带教等形式帮助她们积累经验,优化一日活动质量;对成熟教师则通过项目引领、参赛培训、循环带教等形式,帮助她们了解自身优缺点,激励其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四、建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研培模式


  1. “三方”研培模式

“三方”是指集体培训、深度研讨和个别指导三种方式。我们收集教师共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在培训、学习、实践三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多种先进理念、尝试利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开展研究,使教师“信奉的理论”与“实际使用的理论”趋于一致,并较好地统一起来。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提高教研有效性?”,落在日常教研上,开展基于问题推进式的深度研讨和个别指导,例如针对教师疑惑的“如何利用好课程资源?”问题,我们利用“任务驱动”、“你问我答”、“互动研讨”等形式,从教师的问题中引发互动,更贴近教师实际运用。在每周一次的教研会中,教师们畅所欲言,成为了培训的主人,收获满满。

(二)“四策”管理机制

1.做好教师职业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是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行动的第一步,是个人自主的安排,但也是幼儿园的管理行为。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职业规划应该注重四点:客观自我评价、合理制定目标、分步实施计划以及不断反思调整。为此,我们和教师一起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收集教师各种信息、爱好、专业,每期的公开课,计划与总结等等。帮助教师诊断教学问题,形成个人风格,同时保留教师专业成长轨迹,支持教师成长“自主化”。

2.“赋权”给教师

在园本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执行弹性作息时间表的做法。教师能根据弹性的时间表灵活的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园的自主游戏时间得到保证。又如进行秋天的季节主题时,教师预设了关于秋天的果实相关的内容,孩子们在种植园里发现了秋天蔬菜,对其产生了兴趣,教师便用秋天的蔬菜替代了果实的有关内容。给予幼儿深度学习、深度游戏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3.开展“实证”的研究范式

在课改过程中,教师们发现,现在遇到的许多问题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能靠经验解决。我园将“实证研究”这一教学研究范式运用到园本教研中,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聚焦真问题,用真实的案例说话,避免纸上谈兵。而“实证”不权是研究范式,也是一种研究工具,例如图表、数字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判断,文字记录、照片和视频可以帮助教师回顾前情,多维度分析问题。基于事实和数据验证,帮助教师科学地、客观地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结合“都江堰市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评选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撰写学习故事,整个过程枚举了各种形式的案例,有的是从片段中寻找关键词,有的是教师实践的录像分析,让教师在充分理解核心概念的结构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学习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寻找更为适宜的教育契机,传播积极的教育理念。

4.引进流程化评价机制

以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管理,更依赖于外部评价,例如年综督导评估检查等,难以调动内部动机,对过程层面分析不够。教师做为课程执行主体,需要通过经常化、结构化的反思与自评,不断调整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提高保教质量。本学期,我们和教师一起制定了指向课程质量与教师专业自觉的“评价指标”及试行“我做我评价”。

“赋权”与“增能”,这是课程建设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目标。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而发展是绝对的,古人吟诵凌霄有诗云:“传得凌霄无尽灯,兰膏烈焰愈辉腾。”园本课程的建设如同凌霄一般,如灯似火,既照亮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又激发教师专业自觉的热情,我们唯有携手共进,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