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网建设下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数字电网建设下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方法分析

汤清岚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在信息科技支撑下,数字电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为保障数字电网建设质量,应明确电力设施整体结构,此时需应用三维建模方式,获得电力设施三维模型。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设施在数字电网建设环境下的三维建模方法,进一步展开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流程分析,并提出三维建模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电网电力设施三维建模


引言:数字技术为电网行业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电力企业在此背景下纷纷开展数字化转型,影响新时代电网建设号召。数字电网建设期间,需以电力设施三维结构模型为支撑,客观真实地反映电力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以此更好地开展数字电网建设。

一、电力设施在数字电网建设环境下的三维建模方法

(一)二维图纸翻模

该方式以电力设施的二维设计图纸为依据,获取电网工程资料及电力设施型号尺寸数据,应用Auto desk、Bentley等软件,将现有信息数据进行整合,依据二维设计图纸进行1:1三维建模[]1。为保障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效果,二维设计图纸内需包含电网工程勘探普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关键阶段的档案资料,分析建模对象特性及物理、几何、行为特征,运用三维建模软件调节球体、立方体等几何要素,对其进行拉伸、旋转、平移、布尔运算,以此构建出符合电力设施实际情况的三维模型。

(二)纯测绘建模

纯测绘建模方法以新时代测绘技术为基础,对电力设施进行全面勘探测绘,根据实测数据展开建模,现阶段常用的测绘技术为倾斜摄影测绘技术、近景摄影测绘技术、三维激光点测绘技术等,因此,可相对应地衍生出以下三维建模方式:

1.倾斜摄影建模

倾斜摄影测绘技术依托于多个性传感器实现,需将其稳定固定于无人机等飞行平台内,从不同角度采集电力设施影响,测绘角度更为灵活,攻克了传统航空摄影测绘技术难关,在正射影像与倾斜摄影相互配合下,可确保所采集的信息可真实反映出电力设施地物情况,将所采集的影响数据展开时几何处理,进行多视角匹配,构建三角网,并对图像进行纹理设置,以此可便捷快速地得到电力设施三维模型。

2.近景摄影建模

该方式以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依托于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对无法常规接近测量的物体进行展示测绘,准确记录其空间姿态,根据实测相片进行三维建模。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主要设备为数码相机,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应做好相机校对工作,并于测量结束后进行影像预处理,提取影像特征,进行数据编辑,粘贴真实纹理,以此即可得出电力设施的三维立体模型。相较于其他测绘建模手段,数字近景摄影建模方式可获得电力设施局部区域的高精度影像,多用于电力设施局部建模作业中。

3.激光点云建模

该三维建模方式需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机载激光雷达,对电力设施进行全覆盖扫描,以此可获得运输,此时可进一步采集电力设施表面纹理信息及三维空间数据,借助三维建模软件搭建模型。该方法可良好采集线路杆塔、电力走廊地形及导线结构,对实测数据预处理并拼接点数据后,可准确得出带线路本体及走廊的三维模型,可为电网故障维修、运营及线路建设调整提供可视化、直观化三维影像,进一步完善智慧电网建设。

二、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流程

在数字电网电力设施三维建模作业中,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电力设施三维建模:(1)从电网台账信息中采集电力设施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电力设备三维数据、三维影像数据、三维矢量数据;(2)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数据关联性,并建立模型组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纹理粘贴,同时设置好电力设施灯光;(3)优化并确认电力设施图像渲染效果,按照智慧电网标准优化模型贴图,对三维模型进行便捷优化;(4)整理电力设施三维模型数据,再次检查三维模型建设情况,确认无误后将其入库、发布。

616f6db786f65_html_d0c281cfb917547e.jpg

1 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流程图

三、数字电网电力设施三维建模方式推荐

(一)方法对比

从实用性角度来看,纯测绘建模方法中倾斜摄影测绘建模方式的精细化程度略有不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三维激光云建模方式作为补充,提升测绘建模精度。而将三维激光云建模技术较为复杂,难度较高,且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机载激光雷达对空间移动位置要求较高,在电网设施场景易受到移动限制,部分地下管线、电缆沟、被遮挡设备间无法完成数据采集,需以二维设计图纸为补充[2]。二维设计图纸翻模方式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数据进行建模,可保持清晰的电力设备关联性,且电力设备内各零构件可于三维模型内独立显示,并可查询零构件详细属性,并可依据二维设计图纸确定隐蔽工程项目,将电力设施内隐蔽工程进行三维模型呈现,但初始精细化程度不足,需结合其他方式展开灵活处理,采用参数建模、几何建模两种方式提升建模效果。

从三维建模成本角度来看,纯测绘建模方法需对电力设施内所有建筑物及电力设备进行测绘,但无法采集电气二次接线、电缆沟等信息数据,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测绘,或依据二维设计图进行补充,因此具有工程量大、成本高的缺陷,但三维建模效率较高。二维设计图纸翻模方式需确保所参照的图纸详细标准,若二维设计图纸数据错误或后续调整而未及时更新,则会导致所搭建的三维模型结构出现错误,但二维设计图纸翻模方式精度较高,且可将隐蔽工程进行建模,存在三维建模效率低的缺陷,在三维建模初期,成本与纯测绘建模方法类似。

(二)应用分析

结合上述方法对比分析来看,可大致将电力设施分为三种情况:无图纸电力设施、有图纸电力设施、通用模型库电力设施。(1)无图纸电力设施。该情况推荐采用纯测绘建模方法,直接采用无人机倾斜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数字近景摄影等测绘技术,采集电力设施真实数据,获得实测影像后进行数据特征提取,输入数据信息,即可进行三维模型搭建。(2)有图纸电力设施。对于该种情况,可直接选用二维设计图建模方式,从二维设计图内获得电力设施相关数据,同时整理电力设施以往检修调整记录,以设计数据与检修调整记录为依据展开三维建模。(3)通用模型库电力设施。该方式主要指依据实测数据,采用现有几何模型、物理模型素材展开三维建模,而方式的实现同样需实测数据支撑,但无需采用测绘技术,运用全站仪、GPS等传统仪器测量电力设施,依据测量坐标及现场布局进行三维模型搭建,同时可运用数码相机等设备拍摄场内设备情况设,获得铭牌数据,通过操作模型库数据进行三维建模。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力设施三维建模为数字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普遍依据二维设计图进行软件翻模,或在应用倾斜摄影测绘技术、近景摄影测绘技术、激光点测绘技术基础上展开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方法的适用场景不同,需依据数字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黄剑峰,丁彦柟.建模脚本对电网设备模型的优化方案实施研究[J].电力与能源,2021,42(03):296-299.

[2]钱峰,皮杰,刘俊磊等.微电网建模与控制理论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53(12):1044-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