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中考考试中的变与不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殊途同归,中考考试中的变与不变

董卫国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第三中学 邮编 238300

摘要:中考模式、中考出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学科教育,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研究每一年的中考变化,是初中任教教师们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历史是中考的科目之一,教师需要掌握中考考试中历史科目的出题方式、出题变化规律,找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中考历史考试中的变与不变,希望可以为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教学效率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考;初中历史;变化

引言:中考是高中学校的入学招生考试,也是评价初中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素质教育为最高目标,以中考为导向,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在变化中寻求突破,才能做好初中历史课程的复习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成效。

一、准确把握中考考试中历史命题的趋向

(一)中考历史命题的变化

中考作为升学考试,有较高的权威性,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开展、阶段性复习、测试都需要以中考为标准,为中考的顺利通过奠定基础。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准确把握中考考试历史学科命题的趋向,提高教学和复习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使教学和复习工作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历史考试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是中国史和世界史,其中非主观题部分主要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主观题部分主要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世界古代思想文化的融合,历史与实践的融合等方面进行考察。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历史考试中材料解析题的比重有所上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总结归纳、分析、比较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考察,是中考历史考试命题方式的主要变化[1]

(二)中考历史命题的不变

中考考试历史的出题方式无论如何变化,最终的落点都是历史的主干线索,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正确看法和价值观。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各地中考的重要命题趋势。

二、围绕中考考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

很多初中生在面对历史课程时选择进行死记硬背,但实际上,死记硬背也许短期有效,但并不是效率最高、质量最佳的方法。中考历史考试中开始更多向着思维、能力的方面进行考察,学生死记硬背下记住的历史学科知识点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数量和程度都有限,理解性记忆才能够满足考场上灵活应用的需求。思维导图是建立理解性记忆的有效方法,通过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将记忆难度更大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线条、图案、色彩来辅助记忆。历史是比较适合应用思维导图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进行思维拓展,将能够联想在一起的、存在内部关系的内容以关键词、色彩、线条上的变化呈现出来,将隐藏的思维活动呈现得一清二楚。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将一章、一单元的内容构成脉络清晰的一张网,以分解再重组的方式来辅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性记忆,提高历史知识学习和复习的效率。比如近代中国历史上签订着很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在名称上容易混淆,在具体内容上也不容易清晰分辨,还需要与对应的战争相匹配,是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不平等条约为中心主题,对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关键词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性记忆。常见的思维导图建设以不平等条约为中心,从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开始,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关键词的方式呈现;有的学生在条约影响方面记忆不清,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影响为中心主题,反向梳理不平等条约在影响上的差异和变化。思维导图可不必局限于放射性类型图,遵循时间发展顺序的线性图比较适合部分时间上容易混淆的学生,具体的使用方式需因人而异。

(二)重视对历史材料的应用

全国各地在中考历史考察中开始普遍提高了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类试题比重,史料题成为中考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因为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够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历史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多方面考察,加深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2]。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对历史材料的应用,让学生习惯于接触历史材料,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史料中找到突破点。比如为学生出示有关“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史中“丝绸之路”的知识点,总结材料中“一带一路”战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联系,引导学生探讨重走“丝绸之路”对我国的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表达看法的能力。

结束语:中考历史考试中,命题考查方式虽然有所变化,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不变,素质教育的基础理念不变,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的课程标准不变。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入手,朝着中考考试的重点考察要求方向靠拢,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烈荣. 新课标背景下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变化和教学应对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2]燕芮盈.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