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诊断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探讨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诊断方法

王小娥

贵阳市贵安新区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医院, 贵州贵阳 55002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18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上CT诊断,对照组进行常规诊断,对比两组准确率、灵敏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种诊断方式时间。结果:相较于单一的诊断方式,观察组的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CT诊断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CT诊断下观察组患者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进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CT诊断;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


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非典型肠道炎症的不明原因之一,目前我国10至40岁的常见疾病普遍存在,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这是胃肠道疾病和慢性肠道的主要病因,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有严重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基于此,我院对2018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供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8-6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48-66)。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医院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诊断

观察组患者进行CT诊断,嘱患者造彯检査前晩10点后禁食、禁饮。在卧位或半坐位状态下直接进行CT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称为CT平扫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可单独应用,如诊断胃肠道穿孔、异物等。亦常与増强扫描并用。为使在CT图像上能清晰显示胃肠道器官,做平扫前必须进行胃肠道准备以清除胃肠道腔内留有的食糜或残渣,并向腔内引入对比剂。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不同诊断措施下分析疾病统计准确率和灵敏率、两种诊断方式时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其一,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于检查措施对疾病的诊断越精准便能尽早开始介入正确治疗手段,对象预后生活状态便相对较高。以此项目对两组患者开展生活质量评分,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最低分零分,生活质量跟分数成正比。其二,根据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高于80%为准确。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616d1005874ac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对照组有5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45±6.26)分,观察组患者有50例,生活质量评分为(93.44±5.65)分,观察组患者诊断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12.235,P=0.041,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616d1005874ac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对照组

50

74.45±6.26

观察组

50

93.44±5.65

t

-

12.33

P

-

0.00

2.2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

观察组诊断准确例数为50例,诊断准确率为96%,对照组中诊断准确例数50例,诊断准确率为80%,所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高于对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诊断准确率

对照组

50

80%

观察组

50

96%

t

-

12.235

P

-

0.041

2.3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对比

每组间50例对象统计可见对照组对象检查反应时间(9.51±4.52)min、诊断耗时(4.72±1.63)min;观察组对象检查反应时间(10.35±4.50)min、诊断耗时(5.10±1.42)min。所以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检查步骤作用时间和常规组而言虽然时间相对较长但差异性较小,检查结果比较为T=0.940、0.998证明上消化道钡餐诊断不会增加检查的时间仍有应用优势。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患者的诊断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对象检查反应时间(min)

诊断耗时(min)

对照组

50

9.51±4.52

4.72±1.63

观察组

50

10.35±4.50

5.10±1.42

t

-

0.940

0.998

P

-

0.041

0.031


3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地发展,诊断技术的普及,临床应用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缓患者的病情。胃肠道疾病中CT诊断有许多优点: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时,不仅可以发现器官的变化胃肠道,还能对被检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器官腔的外部情况。CT允许在检测到的CT水平上进行测量可以判断是液体的还是实质性的,均匀的还是非均匀的。传统筛查通常只部分记录疾病的形式,无法确定其真实大小。CT能对各种病原状态有完整的了解,从而可以测量其真实大小。CT扫描还可以检测腹部、腹部后部的重要血管,以及盆腔淋巴结增大,对胃肠道恶性疾病的术前诊断非常有用,能够判断疾病的传播范围,癌症淋巴结的转移,可以初步诊断是否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综上所述,对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进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咏雪,单华,周金彬.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1,39(02):315-319.

  1. 赵玉森.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腹部CT影像及诊断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2):47.

  1. 杜晓光,孙珂,王旭,等.~(99)Tc~m-HSA SPECT/CT显像对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0,40(09):52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