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道德教育和读书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朱熹道德教育和读书方法的研究

宫美杰

鲁东 大学 教 师教育学院 , 山东 烟台 264011

摘要: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他一生编撰了许多理学教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教育思想的又一集大成者。朱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尤其是他的德育思想和他所提出的“朱子读书法”。朱熹的德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大学”教育和“小学”教育,主要教育人们形成符合封建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朱熹还非常喜欢读书,他也很重视读书,他的精辟见解对当代青少年读书学习有很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朱子读书法;教育启示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对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和研究,吸收和借鉴其教育价值,来为我们现代的教育改革所用,在吸取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促进当今教育的发展。

二、朱熹的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

朱熹主张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教给儿童行事的道理,从而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大学教育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教育,学生不仅要探究学习事物,更要探究事物的本质,在大学这一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究。

(二)对朱熹道德教育内容研究和德育启示

朱熹要求小学教育的学习内容要浅显易懂,具体形象,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教育是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教给学生封建道德礼仪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逐渐形成遵守封建纲常的道德行为。朱熹提倡早早对学生进行教育,基础阶段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在第二个教育阶段中,朱熹提出了以教理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教理即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大学教育则是深化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知道事物是什么,更要探究事物的本质,穷尽事物的道理。

三、“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及读书启示

(一)循序渐进

朱熹认为读书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能颠倒顺序。其次,读书要“量身定制”,考虑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规划一个读书目标,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并严格执行。最后,读书要扎扎实实,不能为了实现某一计划,某个目标而糊弄了事。

(二)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是说读书要反复读,熟悉书籍中的内容,也要静心思考,善于思考。朱熹主张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善于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在读书开始时并没有产生疑问,读书过程中,渐渐产生疑问,经过反复阅读后,心中的疑问渐渐的又解决了,这整个过程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

(三)虚心涵泳

虚心是指读书要有谦卑的态度和静心思考的自觉性。读书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要带入主观的情绪色彩去读书,当然,也不能趋炎附势,穿凿附会。涵泳是指读书要反复品味,反复琢磨,要真正深入地研究学问。

(四)切己体察

这一种读书方法是指读书不能纸上上求功夫,要身体力行。朱熹主张读书必须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且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能只是一味追求读圣贤书而不去实践。首先,当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将书籍里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不断反思,不断探究,切己体察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书籍里的知识,还要理解书籍给我们带来的真谛和道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五)着紧用力

朱熹说的着紧用力,一方面指读书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能处于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读书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必须端正态度,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断练习,坚持学习。另一方面,读书要振奋精神,冲劲十足,不能懒懒散散。朱熹主张要以废寝忘食,勇猛奋发的精神去读书,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紧迫感,不能松松垮垮,没有学习的样子。

(六)居敬持志

这是朱熹最看重的一种读书方法。居敬是指读书者在阅读时要有恭敬的态度,不能三心二意。持志是指读书要持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对于青少年来说,居敬持志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精神集中,更何况是读书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也是在读书学习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明白读书学习的意义,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知道为什么学习,才能坚定读书学习的信念,潜心研究学问。

四、朱熹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为封建统治服务,过于强调儒家文化,它的局限之处就在于读圣贤书,只读圣贤书,而忽视实践的重要作用,这也受当时时代的限制。朱熹的教育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儒家文化,以儒家倡导的三纲五常为评价标准,这样的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五、研究反思

本研究只是浅显地对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对朱熹的教育思想进行简单的归纳,从中获得一些教育启示。朱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涉及内容广泛,由于本人水平和能力有限,所以对朱熹的道德教育和读书方法论的研究不够深入,本人将会更加努力,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研究,不断挖掘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为现代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史萌萌.朱子读书法及其对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9.

[2]秦延军.朱子读书法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启发和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李瑜.“朱子读书法”对培养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林玉敏.“朱子读书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借鉴[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邓露兰.朱子读书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16.

[6]孙彩霞.朱子读书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郝如新.朱子读书法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

[8]黄立鹏,冯文全,朱琳.浅析朱熹道德教育思想——以“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0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