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戴萌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聂耳小学

摘要:美术是学生小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锻炼动手能力。让自己的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生眼中,周围很多事物都非常新奇,而美术也正好是一门可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再加上老师的指引和帮助,能够让他们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但可以满足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可以让他们学会用美术把世界的多姿多彩永恒地保存下来。

一、欣赏经典作品,培养美术思维

小学时代,周围的很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神秘有趣的,总是能激发他们的无尽的遐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灵感,加上很强动手能力,是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找一些跟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经典的美术作品,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品评。先让他们欣赏这些画作,欣赏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提问图画上绘画的内容是什么;绘画使用了什么颜色的颜料;图画的氛围看上去是比较明亮的还是比较灰暗的;以及学生最喜欢哪副画作,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欣赏[1]。例如,在学习《童话里的小屋》课程时,可以在电子屏幕上给学生们展示一些童话故事人物的绘画,让他们辨认图画里都有哪些童话人物;邀请学生讲述他们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和人物;每一幅图画里除了童话人物;哪一副图画的颜色比较绚丽,哪一副颜色比较单调等等。在课程结束以后,还可以让学生模仿作画,比如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选择模仿绘画白雪公主,或者模仿绘画漂亮的小房子,以此来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激发想象力

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发现和感受世界的美,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动手意识的提升。

跟其他科目相比,美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需要动手操作的环节特别多,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美术的这一巨大优势发挥至极致,使教师美术教学能力得到更多提升。艺术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生活中自己觉得非常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用画笔描绘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丰富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发现自身更多的可能。因此除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也可以组织学生加入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比较有特色的绘画比赛活动,了解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的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对绘画更加喜欢,更加热爱,激发其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去郊外写生。比如在学习《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课程时,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个安全有保障,并且景色优美、环境怡人的地方进行写生。老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小动物,了解他们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绘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和植物。绘画完成之后,老师可以请学生们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写生的体验和收获。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设计小组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是手工课程,学生在手工课上,可以学习制作一些简单精美的手工作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2]。因此,教师在规划美术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多多设计一些精美手工制作的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制作手工的活动当中,在享受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可爱作品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例如设置教授学生制作小挂饰的手工课程,可以将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分工合作。先请学生提前收集适合做小挂饰的材料,把收集到的材料展示出来,然后一起讨论怎样搭配材料的颜色和形状,组内每个小伙伴负责什么内容等等。在动手制作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教程视频,来辅助学生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作品风格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样比较有趣的手工课程,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拉近,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提升。

四、结束语

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小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同时,美术是一门需要动手去实践的课程,学好美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充分发挥美术课程对促进学生成长积极性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设计设计手工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1).

[2]黄晓霞. 探寻美术教学的原点—浅谈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J]. 新课程导学, 2019,(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