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

王金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单月中药房处方方剂1142张,从中对80张调剂处方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按照管理方法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法管理,临床就二者的中药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调剂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调剂发出药剂、药剂合格率、处方出门差错率上数值对比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突出,尤其在提升中药调剂效率和调剂质量上对比差异突出,可药房的后续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

中药房(Chinese Pharmacy)主要以中药为主的中药室,因药物类目繁多,诸多药物在颜色、性状等层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故调剂环节常因差错事件等的发生导致中药调剂效率低下[1]。而信息化管理作为有效方法,成为提升中药调剂效率的关键。此次实验为探讨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特选取2021年7月单月中药房处方方剂1142张,从中对80张调剂处方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具体情况报道整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单月中药房处方方剂1142张,从中对80张调剂处方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按照管理方法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法管理,临床就二者的中药房结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严格《中药房管理制度》,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调配药品。

实验组:以医院HIS信息系统为基础,由发药信息系统、自动快发机管理系统及软硬件平台组成的“门诊药房信息化+管理理念,可更安全高效实现患者用药闭环管理,在这其中智能化软件主要实现处方的智能化调配及多任务组合及分解;智能硬件平台主要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货架可存放各种盒装药品、液体和针剂,并自动感知和记录存放药品的数量变化;智能药柜、智能冷藏药柜可以有效实现高值、毒麻药品的管理;智能调剂车通过WiFi网络或者蓝牙、ZigBee与智能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带有RFID芯片的智能药篮,可以绑定患者、药师和处方信息。使用移动PAD作为信息终端及控制端可以自动接收处方信息,进行智能分解、合并、调剂引导等功能[2

1.3观察指标

中药调剂效率;调剂发出药剂、药剂合格率、处方出门差错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数据用SAS软件包)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x±s)表示,用X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中药调剂效率情况

实验组中药调剂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中药调剂效率情况(%)

组别

无效

中药调剂效率

实验组

对照组

X2

P

23

23

/

/

7(30.43)

5(21.74)

/

/

14(60.87)

10(43.48)

/

/

2(8.70)

8(34.78)

/

/

21(91.30)

15(65.22)

4.600

0.032

2.2两组调剂质量指标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调剂发出药剂、药剂合格率、处方出门差错率上数值对比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调剂质量指标情况比较(%,x±s)

组别

调剂发出药剂合格率

药剂合格率

处方出门差错率

实验组

对照组

X2

P

23

23

/

/

97.28±1.39

90.06±0.42

23.845

0.000

98.29±0.34

90.31±0.28

86.889

0.000

97.56±0.37

90.24±0.18

85.319

0.000

    1. 讨论

    中药房中药调剂中,受自动快发设备配备不足影响,要求人工参与药品调配,因有相当比例的异性药品无法进入快发设备,必须借由手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如此,不仅导致药品信息流不通畅、不准确,同时从患者开方、缴费到药房报到,药房对处方接收、分发、调剂、合并等各个关键节点信息适配的衔接亟待改进。信息化管理作为重要方法,成为当下中药房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3]

    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可显著提升中药调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尤其在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取药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总满意度对比分别为(5.38±1.26)min和(11.54±2.37)min、99.17%和70.83%、5.83%和16.67%、95.83%和69.17% (P<0.05)[4]。方法上,通过建立药学监护分类管理模式及监护要点,参与隔离病房药学查房,提供药学专业保障并分享临床经验,创新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真实、完整、系统管理捐赠药品等措施,确保了疫情期间药房药学服务的优质、高效[5]。通过中药房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可使中药房工作更规范化、个性化,有效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保证用药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

    综合来讲,信息化在提升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上,发挥了突出的效果。原因与信息化对处方调剂信息的自动化获取环节,实现了全信息化流程设计无缝对接,对消除信息断点,实现中药品入库、发放、处方接收、调剂等环节的全闭环、智能化、实时管理,该管理方法对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实现全流程药学管理,确保中药房处方管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同步统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药房的药房信息化建设。期间,通过智能化软件,实现了处方的智能化调配、多任务组合和分解等功能,并为准确有效地为药品存放排布提供决策支持,也对医院中药房门诊实现了全新的现代药房智能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突出,尤其在提升中药调剂效率和调剂质量上对比差异突出,可药房的后续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如,封亮,贾晓斌. 中药房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新服务技术应用概况[J]. 世界中医药,2020,15(15):2216-2220.

    [2] 支文星,张忠全,马莹. 医院中药房监管平台的设计与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4):1759-1761.

    [3] 孙桂凤,孙钊,陈福安. 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下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浅析[J]. 世界中医药,2017,12(5):1179-1181.

    [4] 郑毅沙,李天敏,蔡金键. 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用于中药房管理效果评价[J]. 中国药业,2017,26(24):85-87.

    [5] 孙秋雁,季波,周本宏,等. 武汉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药学服务创新与思考[J]. 中国药业,2020,29(10):32-37.

    [6] 郤庆,王嵩,曹禺,等. 医院中药房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J]. 中国药业,2020,29(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