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和MRI对膝关节化脓性炎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X线、 CT和 MRI对膝关节化脓性炎的应用分析

成文欣 张俊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目的:探究X线、CT和MRI对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应用。方法:于2019年7月~2021年4月,收集56例在邹平市中医院就医的膝关节化脓性炎的病人为实验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定了影像学方法和特定的观察指标,在科室主任的帮助下进行阅片,记录患者影像呈现的各项征象。结果:X线显示膝关节的软组织肿胀数目为8例,其中Ⅰ度为0例,Ⅱ度为2例,Ⅲ度为6例,CT显示为24例,其中Ⅰ度为7例,Ⅱ度为4例,Ⅲ度为13例,MRI显示为38例,其中Ⅰ度为14例,Ⅱ度为8例,Ⅲ度为16例;X线显示关节腔积液(脓)的数目为5例,CT为28例,MRI为40例;X线显示滑膜的肉芽组织增生数目为3例,CT为20例,MRI为31例;X线显示关节间隙改变的数目为40例,CT显示关节间隙改变为35例,MRI为32例;X线显示膝关节骨质破坏的数目为6例,骨质硬化为11例,骨质疏松为8例,即骨质改变为25例,CT显示骨质破坏的数目为9例,骨质硬化为17例,骨质疏松12例,即骨质改变为38例,MRI显示骨质破坏的数目为4例,骨质硬化为11例,骨质疏松8例,即骨质破坏为23例。以X线为对照组,CT和MRI为实验组。结论:X线、CT与MRI检查在膝关节化脓性炎的诊断和诊疗过程中不容忽视。

关键词:影像检查 膝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 应用分析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交通方便的同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各种不可预料的损伤,而有时这些损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化脓性关节炎是儿童和婴儿比较多见的病症,其病程多为急性。随着国内设备的进步与发展,引进和研究了各种影像设备,分辨率也愈来愈高,临床上对于膝关节的研究大多数以X线检查为起点进行进一步确诊治疗。我国对于膝关节化脓性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种细菌对于膝关节化脓性炎的影响以及对于此类病的治疗,尤以关节镜治疗为主。

自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开始,国外的影像设备发展远比我国发展的早,应用和研究远比我们更先进。国外对于膝关节化脓性炎的研究与国内相似,也更集中在膝关节化脓性炎的临床治疗方面,目前除关节镜治疗以外,也集中于灌注治疗研究。

1 临床研究


1.1研究对象


2019年7月~2021年4月,有5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在邹平市中医院院就诊,其中30位为男性患者,26位为女性患者,因辐射和体位的原因,选择的患者年龄大约在4~68岁之间,平均约为36.7岁。几乎所有病人均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30例患者具有肉眼可见的软组织肿胀的表现,但皮肤没有温度升高同时表皮也没有发红表现。有6例患者因疼痛过于严重而无法将膝盖伸直进行膝关节检查,有10例患者曾经有过外伤史,有29例患者进行了活检或病理的筛查。其中,行膝关节X线检查的患者有50例,但仅有其中45名病人分别进行CT和MRI进行检查,所以,以已进行三项检查的45名患者为实验对象,将X线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CT和MRI检查的影像表现作为实验组进行数据的收集。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存在膝部的肿痛等一系列的表现;

(2)所有患者都进行三种影像检查[3]。

(3)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临床资料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2.2排除标准

(1)排除不能配合做检查者。

(2)排除有家庭精神遗传病史者。

(3)排除在以往生活从事大剂量辐射工作者。

1.3 检查方法

1.3.1 X线检查膝关节时的检查方法

正位: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或坐在摄影床上,腿伸直,脚尖向上,脚踝微内翻将髌骨旋转到正上方,探测器与膝关节矢状面呈90度,其中心齐平髌骨下缘,辐射范围包含完整膝关节,其中上端要包括股骨下缘,下端要包括胫、腓两骨上缘,源-像距为100.0cm,探测器中心线需与髌骨下缘对齐并垂直摄入其中心。

侧位:患者侧躺在摄影床上,病侧膝关节外侧靠近摄影床并弯曲成120度-135度,探测器中心与髌骨下缘齐平并与髌骨水平面垂直,辐射范围与正位相同,源-像距离为100.0cm,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和腘窝折痕相交处。

1.3.2 CT检查膝关节时的检查方法

膝关节的CT平扫一般采用仰卧位,足先进的体位,双下肢伸直并拢,足尖向上,双上肢向头侧上举。定位线因体位原因定位于股骨中间位置,侧边的定位线对准下肢侧边中线,扫描范围包括髌骨上缘约5cm处,下缘包括胫骨平台下约5cm处。管电压一般采用120KV,管电流一般采用300-400mA,常规为5mm层厚,5mm间距,观察半月板需要图像后处理成1mm层厚,1mm间距的图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收集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无意义。

2 结果

2.1 X线和CT在软组织肿胀上的比较

X线显示软组织肿胀8例,软组织肿胀出现时间相对比较早,最早的病例是出现在病程3天左右,多数病例发生在病程两周以内,由于X线不能完全看清肌肉间隔,所以Ⅰ度不能检出,Ⅱ度仅有2例,Ⅲ度为6例。CT显示24例,其中Ⅰ度为7例,Ⅱ度为4例,Ⅲ度为13例,影像上主要表现为与病变周围肌肉组织增厚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密度下降,脂肪间隙模糊甚至可能消失。如下表3-1,P=0.0004即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意义,CT在软组织肿胀的检测表现比X线好。

2.2 X线和CT在骨质改变上的比较

X线检查中具有膝关节骨质破坏的影像为6例,骨质硬化为11例,骨质疏松为8例。CT显示骨质破坏为9例,骨质硬化为17例,骨质疏松为12例。如下表3-2,P=0.0027即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意义,CT在骨质改变的检测表现优于X线。

3 结论

对于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早期的症状比如软组织肿胀并不能够轻易通过X线检查观察到。但X线对于关节间隙变化这种宏观改变比较敏感,但实际在工作中有时可能遇到患者有典型的外伤史,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假阴性,所以若X线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诸如以上症状,请进行进一步CT或者MRI的检查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进行进一步临床确诊。

参考文献:

[1]antibiotic therapy[J].J AntimicrobChemother. 2011 May;66(5):68-73.

李新春,梁荣光.髋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2(5):566-571.

[2]朱冬青,张茸,王惠.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指导老师(通讯作者):张俊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