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文安卓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加强武警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是武警警官学院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管理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各高校应该顺势有为,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积极建立安全保护屏障、善用病毒检测技术、加强信息加密处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人员实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多角度强化高校人员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全方位优化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营造和谐健康的高校网络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因素

1 武警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操作系统是高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灾区。从目前的高校网络来看,最常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Unix、Linux等,这些操作系统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安全漏洞。比如操作系统长时间没有检测更新,或者系统漏洞没有得到及时修复,都有可能给网络病毒提供可乘之机,进而严重威胁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网络瘫痪,影响高校网络系统健康运行。

1.2 病毒危害高校网络信息安全

病毒是影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高校网络都备受病毒的困扰。病毒对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利用系统漏洞使操作系统反复感染,影响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或者窃取损毁计算机内的信息文件等,这些问题不仅带来诸多麻烦,也容易造成信息丢失和外泄,严重危害着高校网络信息安全。

1.3 高校网络常受到黑客的攻击

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黑客攻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所谓黑客,通常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从目前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来看,大部分黑客经常采用Java炸弹、端口扫描、端口监听等手段入侵高校网络系统,不仅会造成高校网络大面积瘫痪,而且会破坏高校网络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导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1.4 不良信息在高校网络上传播

高校网络环境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在这一背景下,信息的类型和内容逐渐得不到有效把控,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不良信息成为危害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因素。最常见的不良信息主要有色情、暴力、邪教以及错误的政治宣传等,这些不良信息之所以能够在高校网络上大面积扩散,一方面是利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漏洞,另一方面是利用高校学生还未完善的认知能力,不仅危害着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也严重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 武警警官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的优化措施

2.1 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屏障

近年来,虽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工作,但是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仍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的网络安全保护屏障不够健全,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安全保障作用。面对这种不良局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屏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提升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屏障更加完善。经过深入分析研讨,笔者们总结了三个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屏障的有效措施:(1)加强对高校网络设备的保护。网络设备是高校网络环境的基础组成部分,保护网络设备是优化网络信息安全所要开启的第一个程序。基于此,高校应该加强管理,防止人员恶意破坏网络设备以及意外事件对网络设备造成的不良损伤,设备的保护重点应该落在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网络机柜和线路上,以期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建立第一道保护屏障。(2)加强对高校计算机软件设备的安全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高校计算机软件的类型越来越丰富,虽然软件的多样性给高校师生的网络应用带来诸多便利,但很多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高校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了各种各样的软件,而日常实际应用到的只是少部分,其余软件长期闲置很容易产生系统漏洞。基于此,高校在保护计算机设备安全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测系统内软件的使用频率,把长久未启用的软件卸载,不但可以降低系统的负荷,也能避免病毒和黑客利用软件漏洞入侵计算机系统,从而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再添一重保护屏障。

2.2 利用病毒检测技术避免病毒危害

上述提到病毒是影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那么下面就着重论述病毒的防范措施。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网络病毒花样翻新,为高校网络安全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网络病毒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计算机技术,想要有效杜绝病毒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侵害,必须从技术层面入手,将病毒扼杀在萌芽状态。比如,在优化网络信息安全过程中,高校可以加强对病毒检测技术的应用,利用病毒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和查杀,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病毒的入侵痕迹并将其杀灭,以保障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高校网络信息外漏、损毁以及系统瘫痪,从而提升高校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3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高校网络安全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高校网络管理来看,大部分高校都缺乏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即便建立了制度,制度的内容也比较粗略,无法发挥预期的管理效果。面对这些弊端,高校必须明确建设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根据本校的网络应用情况和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能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有据可依,进而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于人员管理,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录用制度、上网控制制度以及奖罚制度;工作程序管理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上网审查、信息收集、存储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从而全面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

2.4 对高校网络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在武警警官学院的网络信息系统中,除了师生日常的交流之外,也涉及到很多学术信息和高新技术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不法分子攻击和窃取的重点。在以往的高校网络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大部分人员应用的都是静态密码,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信息加密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有力防范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盗取技术。基于此,各高校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加密处理,一方面可以保障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重要学术信息的丢失和外泄。比如,高校师生在传输和存储网络信息时,除了原有的静态密码之外,还可以叠加动态口令密码,这样不仅可以非常有效地保障信息安全,也能让高校网络安全体系得到全方位优化。

2.5 加强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优化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意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基于此,高校应该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人员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超高的警惕性,进而积极践行各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比如,高校可以开设信息安全课程、思政课程以及相关的普法课程,提升人员网络设备操作的规范性以及道德法律意识,着重强化高校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分辨能力,从而避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促进高校网络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娇.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探究[J].数码世界,2021(2):242-243.

[2]罗尉平.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4):87-89.

[3]苗锋.大数据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探析[J].山西电子技术,2020(6):52-54.

[4]衡井荣.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3):241-243.
作者简介:
文安卓,男,湖南长沙(2000年 6月20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