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5
/ 1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58.3±4.1)岁,年龄范围为49~7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组与雾化治疗组,每组45例。无创呼吸机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雾化治疗组在无创呼吸机组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雾化治疗组氧分压[(85.11±9.21)mmHg,1 mmHg=0.133 kPa]高于无创呼吸机组[(74.23±8.95)mmHg],二氧化碳分压[(41.13±4.47)mmHg]低于无创呼吸机组[(50.32±3.31)mmHg],氧饱和度[(93.21±6.10)%]高于无创呼吸机组[(88.74±11.25)%],FEV1[(1.64±0.75)L]、FVC[(1.98±0.41)L]、FEV1/FVC(72.33±7.25)高于无创呼吸机组[(1.06±0.57)L、(1.66±0.24)L、(55.36±6.65)],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6.7%(3/45)]低于无创呼吸机组[20.0%(9/45)],平均住院天数[(10.96±4.52)d]低于无创呼吸机组[(20.23±4.69)d],血清降钙素原[(0.13±0.11)μg/L]低于无创呼吸机组[(0.36±0.2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患者预后更好,且治疗期间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