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谢非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钢一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地提升。其中最普遍的就是人才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同时具备合作意识和能力,因为在合作中进行工作,能够使工作完成的更加高效高质。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几点有效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课堂;应用

现如今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推出了全新的改革标准,在新课程改革制度中,也对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要求教师将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过在大多数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并不常见,甚至有些在实行时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从根本上来看有些教师虽然相应号召,但是采用的方式不对,从而就造成了各种现象的发生。

  1. 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师会存在注重于形式的现象。如合作学习在采用时,有些教师还没有完全理解该怎样实施,就急于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从而导致教学中认为只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就行了,在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必然的。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忽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可能看上去学生是在进行讨论,并且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不过其实并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全部作用。由此可见有些合作学习只是流于教学形式,其根本不具备实质性的作用。在高中教学中,数学这一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中学生马上也即将面临着高考,数学在高考中也占有着相当大的分值。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响应新课改制度的要求,创新教学法方式,要是能够将合作学习法引入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收获知识,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1]

  1. 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学习经历、能力发育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教授的明明是同样内容,但是学生的认知效果却呈现着各种不同,从中就足以体现出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应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班级中所有小组间的综合实力相当,这样一来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那么要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应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时,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量、学生认知水平、学生的性格等,将学生进行差别划分。在分组时还应重视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使小组间的差距降到最低[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材第一章中《集合的概念》时,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进一步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掌握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那么教师在讲述集合的概念时,就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分组做好准备工作。

(二)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回顾和总结教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进行改进,并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内容。不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在应用合作学习进行学习时,学生只是作为教师评价中的客体,学生也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参与到评价中去的,那么也就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过现如今随着新课改制度的不断深入,其中也强调了,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教师应改变自身的传统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评价环节中去。要想完善评价体系还应在形式上进行有效改革,使评价形式具备多样化和主体多元化。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完合作学习后,可根据学生的在表现,像是结合数学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合作状态等制定评价标准,使评价以表格考核的形式存在,从而也能够使学生在评价活动后,清晰的看到自己评价结果。评价内容就应具备多元化,可以构建师评、互评、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评价活动中,反思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在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材中《风险与决策关系》时,其中主要教学内容是,能够明白风险与决策的关系和本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简单的决策型事件。学习中将接触到许多的概念型知识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记忆难度。那么就可以在进行完合作学习后,通过完善的评价查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将合作学习进行延伸

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不是只限于课堂教学,也可以在课后和家长形成合作,如让学生将课上的教学知识回家后讲解给家长,家长也可以拿出相应的例题给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重新梳理教学知识内容,丰富逻辑思维能力。在出现做错的情况时,应进行合理的总结,这样学生在家长的教导下,在教学方面会进步更大。但是像是这种和家长合作的学习方式也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像是家长文化水平不足以辅导学生,和没有时间的情况。那么还可以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在邻居学生身上,像是邻居中有和其年龄相仿的同学时,就是一项较好的学习资源,像是做家庭作业时,遇到了难题就可以通过向邻居请教的方式,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4]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式学习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算通过合作学习没有有效的解决问题。也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引,使其能够更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学生的记忆印象。不过合作式教学毕竟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要想推动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就是必少不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辛勤付出。

参考文献:

[1]喻金武.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2):33-33.

[2]王学涛.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神州,2020(1):107-107.

[3]石苍松.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20,(12):177-177.

[4]罗人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