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小学“ 语文主题学习” 研究之我见

任卫华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五小学 031300


摘要: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需要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的“学”,必须改革并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的学习方法。从目前来看,要改革学生“学”的问题,主题式课堂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及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题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倡导课内外阅读教育,让名著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经典伴随学生成长。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参与“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呢?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把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以阅读文章为主,尽可能地增加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都有时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好语文。做好“语文主题学习”要努力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阅读的效率。“语文主题学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有力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典型性,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诵读和默读中学会学习。选取的文章彰显了经典文化和人类精神的魅力,蕴涵着生命与心灵的智慧。如在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从精读课到课外推荐引导学生去阅读《骆驼祥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主题学习”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学生可以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深深地感知世界、认识人生、感悟生活和提高审美情趣。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可结合课本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第四单元课文又引导学生认识许多革命仁人志士,思想得到熏陶,精神得到洗礼;第七单元又带你移步换景,环游世界。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每一本丛书的篇目和选材都会让学生的阅读收获满满。

二、语文需要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

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美感,尤其是中国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发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经典诗文诵读,要多读、多看、多感悟,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文字的洗礼与熏陶。当然,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难实现,很多实验地区观摩展示中都有精彩绝伦的经典诗文诵读环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言积累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大有益处,“语文主题学习”更加注重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批注,做读书笔记。

三、在主题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主题学习”为学生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平台。学生在选喜欢的课文、读物时,经常受到家长强迫阅读名篇名著,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小学生喜欢情节丰富的故事、喜欢历险记是正常的,大人没有权利用经典名著扼杀他们对读书的兴趣。不把阅读当成任务,要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散步。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传统逐字逐句分析的语文课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无力。学生接受的“语文主题学习”为语文课堂焕发生机,重新唤醒学生对于文字、文学的热爱。教师通过“语文主题学习”传递给学生的是:语文学习不仅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兴趣不是简单的激发和维持的。如果“语文主题学习”不能与时俱进,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距离,就很容易受学生的排斥。兴趣的培养要注意三点:第一,对待对阅读有兴趣的同学,要注重阅读发展训练,不能仅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及丛书中的文章,更要将课外书带进语文课堂拓宽阅读视野。第二,对没有阅读兴趣的学生要激发兴趣。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使到大学阶段也很难展开深入阅读。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介绍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家校联合构建不同兴趣类型的阅读空间,帮助学生走进阅读。第三,尊重学生兴趣的个体差异。面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设计推荐适合学生或学生愿意读的读物,并不定时与孩子聊书,推动他们不断深入阅读。

四、师生共同参与学习,重建语文课堂文化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脚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让师生共同参与语文课堂教学,重建语文课堂文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习语文,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新。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阅读中注重搞好多重对话关系;强调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直接地去接触文本;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充分阅读、潜心阅读、体验感悟,通过阅读汲取智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语文主题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是智慧人生的引路人。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文化素养,首先要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学习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博览群书,笔不离手,圈划批注。

概言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为学生提升素养而开设的阅读学习。有人说过:“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道德素质。通过“语文主题学习”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的世界里,让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顾荣华.引入“主题学习”,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10):62-63.

[2]张利纯.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初探[J].新课程研究,2020(2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