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李娟

四川省茂县七一富顺镇小学校 6232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立足基础教育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目前小学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兴趣培养和疏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提升,旨在解决传统小学教育忽视体育教学的问题,为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兴趣;培养探讨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未懈怠过,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作为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点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教会学生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授小学生体育知识,并不能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天性与个性进行教育,对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理念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进行学习,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幅度下降。

1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体育教学大多数是室外教学,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讲解体育动作或者进行示范时,有些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因此就难以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其次,很多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对小学生的限制性比较大,将小学生固定在体育训练和活动中,小学生自主发挥的机会并不多,导致小学体育课堂的氛围不够活跃。小学生难以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甚至还会有部分小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产生了厌烦心理,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活动比较单一,趣味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展示出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并为小学生设置丰富的体育活动,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趣味教学法的了解并不够深入;没有从其内涵以及教学目标出发,教学活动也相对比较单一,缺少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加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教师没有从每个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得体育教学环节与小学生兴趣不相符合。体育活动也缺少新意,很多为重复性的体能训练活动,活动的类型比较少,影响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2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1利用教学语言实施兴趣引导

教学语言应用水平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为了实现培养和疏导学生兴趣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激励性语言的使用,同时为学生提供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部分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对待课程学习,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的教学语言引导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选择语言疏导方式。如在“花式跳短绳”的活动中,小组学生对花式跳绳产生了争论,小组之间气氛比较紧张,有的孩子说正反跳是花式,连跳不能算花式,笔者注意到学生的争执,前去调节,给学生说明花式跳绳的要求和动作范围,简洁明确地做出说明。这样的引导过程旨在给学生正确的运动规则引导,避免学生浪费过多时间在争论上,减少冲突,构建和谐关系,是帮助学生养成和维持体育活动参与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2.2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法虽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没有益处。而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学习,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只是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主导,使得学习氛围过于沉闷。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习便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分心、溜号等现象,再加上教师比较严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降低,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使用“快乐体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获得乐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接纳新事物的最好途径,身为小学体育教师想要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就应着重培养学生兴趣,要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好奇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利用体育游戏优化教学训练

体育游戏受欢迎度极高,尤其是在小学生群体当中,游戏因为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可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期待和要求而备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在游戏当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把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的不同环节,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过体育活动的安排必须要合理适当,不能突兀,也不能够一味强调游戏而忽视体育教育本身的功能。要是可以用体育游戏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不能够让体育游戏成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在体育技能的训练环节,教师可以引入新颖有趣的游戏,保证学生的综合训练效果改变过去体育训练乏味枯燥的情况。比如在练习投掷时,教师就可以在训练活动中引入投掷游戏,选择一个可以确保安全以及练习效果的物体,看哪个学生可以把物体投掷的更远,同时要保证投掷动作规范准确,能够标准投掷且投资更远的学生可以获得胜利。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踊跃参与到投掷训练当中,确保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体验。

2.4提供自选项目,激发练习活力

与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能够大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运动方式。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练习项目的空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长,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挑选自己喜爱的运动形式,从而在自由练习中逐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比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定“我的体育我做主”运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对学生练习体育运动的项目进行过多的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篮球、足球等运动器材,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器材展开练习,以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真正地激活练习的动力,实现练习质量的提升。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训练方式,能够真正地将学生置于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意展开练习活动,以便最大化地激活学生的练习动力。

结语

综上,学习兴趣培养和疏导需要教学者立足实际教学需求,制订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案,构建生本体育课堂,使学科教学活动发挥自身的作用,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上起到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1]许云丰.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6):116+118.

[2]宋静慧.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9):136-137.

[3]李健,张海辉.谈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工作[J].新课程(教师版),2007(04):103.

[4]郑君艺.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小学时代,2019(2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