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 334500

摘要:地理是高中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在现阶段受到核心素养目标的影响和作用下,要想实现高中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进行分析,为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变成了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积极实施,可以有效缓解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主要讲解的内容就是人类之间、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研究。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1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价值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为了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调整,缓解资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口、环境、资源在社会上得到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1]。目前,在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科目,高中地理课已经成为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理解,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价值、技能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其他方面来看,高中地理教育质量对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未来经济、社会、生态能否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

2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要点

2.1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地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由于地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和认识的知识比较多,对学生们的记忆就会很容易产生混淆影响。地理这门学科其实主要是指在当前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在其中涉及到的自然环境、社会要素等,都可以被看作是地理学科当中的主要内容。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而且还要对各种人文现象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地理学科还会将这些内容和知识点相互结合在一起,对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当前地理这门学科只是单纯指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地理本身属于一门具有基础性特征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地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高中生要从自然地理、人文以及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这几个角度出发,这样有利于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地理主要是指有关自然环境的形成,同时,在自然地理发展过程中,在发展或者是区域等方面都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除此之外,人文地理主要是指人文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地理分布情况,同时还会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因素影响,促使人类社会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域结构变化。区域地理其实主要是指一些特殊的区域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在运动时所呈现出的一种潜在规律。

2.2拓展教学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较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内容,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较快[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相关书籍进行阅读,进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对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例如,在讲解“人口的数量变化”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最近几年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的数据播放给学生们,然后把有关人口密集地区的生产与活动视频播放给学生们。通过视频内容,学生会意识到目前世界人口非常庞大,并且还在持续增长,进而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口管和可持续发展观。

2.3开展专题活动,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针对高中地理来讲,结合课外专题,进行教育活动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课外专题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并且还可以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讲解“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相关资料与卡片进行收集,使学生对目前可以利用的森林资源和使用情况以及什么生产需要利用什么资源进行了解。然后指引学生结合森林的实际消耗情况与使用情况,对森林的保护方案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总结

  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响应新课程改革相关号召。为了能够切实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必须要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通过提升高中生在地图解读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结合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合理构建地理生活问题情境以及构建多种形式的地理课堂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应用地理思维方式处理在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胡玉波.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2]熊瑾燕.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