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聚焦解决模式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董敏

绵阳市安州区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2650

【摘要】目的:探析直肠癌手术患者治疗中,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择9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5),前者常规护理,后者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干预前,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P>0.05)。干预后,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后者焦虑评分较低、抑郁评分较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早期进食时间较短、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能够改善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患者早期进食时间,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聚焦解决模式;心理状态;术后转归

直肠癌属于大肠癌的一种,是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即起源于直肠和肛管的癌瘤统称为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剧,直肠癌发生率高,复发率也随之增高[1-2]。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其可能位于盆腔内,增加手术难度,并且复发率较高[3]。因此,急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为了进一步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的临床价值,本次取90例患者,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择9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5),患者资料编录时间:2019年1月-2020年7月。摸球分组,常规组男性、女性分别26例、1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0岁,平均(58.16±4.63)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27例、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9岁,平均(57.95±4.74)岁。纳入标准:(1)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2)患者均知晓研究,且自愿加入本研究,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3)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癌手术,两组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较。

1.2干预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1)成立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团队:由护士长组织护士成立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团队。护士长任组长,要负责审核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方案,并监督实施过程并及时反馈意见,指导护理人员做出改进。(2)制定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方案:组员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2次头脑风暴,第一次主要探讨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应从哪几方面展开,第二次初步制定直肠癌手术患者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方案,最后将初步制定的方案上交由主任审核完善。(3)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方案:①描述问题:医护人员主动询问,通过沟通了解,充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结合患者病情,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诉说存在的疑虑,通过安抚患者情绪以及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疑虑,缓解患者负性情绪[4]。并且通过指导,使患者充分掌握直肠癌治疗及护理等相关知识。②构建目标: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的喜好,为其营造适合其接受治疗的环境和氛围,在交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手势、语言以及体态表现等方式向患者做出回应,分时间段为患者进行随访和取药,错开随访时间以以及为患者取药时间,尽可能地保护患者隐私和满足其合理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氛围,引导和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树立有效的计划目标,并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在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使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5]。③探查例外: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述最近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引导患者思考治疗成功的因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与患者进行探讨,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④给予反馈: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给予认可和肯定,通过鼓励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对治疗的信心。其次提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对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导患者及时做出调整。⑤评价阶段:医护人员结合患者配合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夸奖,鼓励患者继续进步,并指导患者进一步制定全新的目标。

1.3观察指标

(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2)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算数据,年龄、心理状态、术后转归情况等资料行t检验,性别等资料行c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心理状态

干预前,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P>0.05)。干预后,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后者焦虑评分较低、抑郁评分较低(P<0.05)。见表1。

表1心理状态比较(分,6114c5fc2c65a_html_c1f3b9ca2bb09022.gif ±s)

分组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5

53.32±3.76

41.67±3.58

51.42±3.37

38.56±4.19

常规组

45

53.41±3.53

50.31±2.12

51.68±3.44

49.86±3.04

t


0.117

13.930

0.362

14.527

P


0.454

0.000

0.359

0.000

2.2术后转归情况

常规、观察两组术后转归情况相比,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早期进食时间较短、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P<0.05)。如表2所示。

表2术后转归情况比较[n(%)]

分组

n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

早期进食时间(h)

早期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5

33.57±2.88

44.18±2.75

32.76±3.54

5.17±0.58

常规组

45

47.72±4.67

55.75±4.89

46.63±5.61

8.85±1.73

t


17.300

13.834

12.004

13.5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评价了直肠癌手术患者治疗中,常规护理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P>0.05)。干预后,常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相比,后者焦虑评分较低、抑郁评分较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早期进食时间较短、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P<0.05)。究其原因:医护人员采取聚焦模式干预护理,通过了解、分析直肠癌患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结合患者病情,引导患者发泄其心中的不良情绪和存在的疑问,通过安抚患者不良情绪,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错存在的疑虑,并发放直肠癌相关的知识手册,向患者讲解直肠癌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和护理的重视。通过患者的喜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和轻松的治疗氛围。引导患者建立对疾病的信心,并告知患者护理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与作用,提高患者重视程度,向患者讲述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加患者信心,并通过鼓励,促进患者配合。并通过引导患者独立思考,发现治疗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探讨结局的方法。医护人员结合患者配合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夸奖医护人员对患者配合度及恢复情况继续评估并给予肯定,鼓励患者继续保持积极性,指导患者改善护理方案,并应用于后面的护理中,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其提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对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导患者及时做出调整。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改善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患者早期进食时间,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户艳丽,郭利伟.知信行模式对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3):278-280.

[2]邢立静,安文娟,孙俊华等.聚焦式心理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负面情绪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289-4291.

[3]张建凤,陈燕.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30):153-155.

[4]胡珍.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策略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115-116.

[5]吕莹莹.聚焦式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9):1491-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