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

曾献泳、李智、杨慧

44172319910913**** 46003619910908**** 51030219860319****

摘要:当代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施工作业量多,容易受到施工环境、气候变化、原料价格与周边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限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降低施工作业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控制施工成本与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质量,则必须准确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关键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安全施工,应给予安全管理一定的关注,目的是能够保证人员安全,同时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一定程度上来说,进行安全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工程质量施工一定的重视,利用相关对策提升施工安全管理,促进建筑施工单位长远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决策阶段,受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数据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导致施工初期项目审核、合同签订等工作秩序混乱,工程决策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把控不好,影响项目工程的推进。3)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繁复,加之施工技术工艺水平有限,难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导致出现工程变更频繁的问题,增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不确定性。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方式落后,管理队伍整体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发挥有效的管理效果,造成建筑施工资源的浪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受控制。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

2.1加强项目立项阶段的管控

在项目立项阶段,建设企业应协同所有合作公司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方案,合理规划建筑工程项目,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强项目审批过程,结合项目投资规模、财务资金安排状况、总体部署方案、外在施工环境、气候变化、原料价格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总进度计划和子进度计划,与此同时,要处理好总进度计划与子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从辩证视角来看,总进度计划是由多个子进度计划组合而成,而总进度计划包含着子进度计划,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次,应重新定位建筑工程项目财务成本管控目标,健全成本管控机制,对建筑工程项目所有财务成本及其收益进行最精确的估算,并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成本,提高项目收益。同时,在立项过程中应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报审流程,办理完善的立项手续。

2.2审核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审核阶段,要求管理人员在合理范围内,对建设项目方案、建设计划等文件材料进行集中审核;同时,项目审批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审批原则,对项目建设规划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专业人士意见,明确建筑项目审核目标,对于部分特殊建筑工程项目,要采取不同梯度的审核标准,保证建设项目相关数据信息、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测评结果等信息的可靠性,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预算,确保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效果,避免出现施工与资料信息不符的情况,有效规避工程项目建设风险.

2.3招投标阶段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业主应依法委托招标代理企业,严格审核代理企业的资质,与该企业共同编制招标文件,制定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做好建筑工程采购与项目实施招标工作,依法签订相关合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和作业量以及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确定合同工期。同时,加强招投标进度控制工作,则需要兼顾招标代理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掌控与熟悉程度,结合标书编制时长与工程量清单的制作进度以及业主和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的时间。在前期,业主应配合招标代理企业尽快办理施工许可证,在安检站与质检站等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法备案,迅速完成施工场地清理、平整场地和临时电气设备与用水设备接入工作。

2.4施工阶段

实际施工过程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的重点,要求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工程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施工技术等,确保施工总设计方案的灵活性,降低不确定因素或不可预测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概率。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采取阶段性施工质量检验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考察,及时解决工程施工具体问题,保证建筑工程如期竣工。1)加大检查施工现场.作为施工企业,应加大管理工程施工现场,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准,有效落实规章制度,针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能力,同时还能保证从业人员具有极高的职业涵养。除此之外,应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找出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制定出预防对策。制定科学的施工流程,施工企业应以施工流程为核心。2)完善材料与设备的供应方案.首先,从施工材料的购买阶段开始,应当指定固定的采购人员来完成材料、零件以及配件的购买工作,同时再配备一名监管人员针对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进行严格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其次,要遵循工程计划书中的相关要求来合理控制材料用量,提前规划出计划之外的材料空间,以此来保证各个环节中施工材料的充足性。3)严格管控危险源在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应给予其一定的关注。工程在施工准备时期,作为施工单位,应对工程类型以及规模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全面考虑会发生的情况,例如施工人员素质能力,或者是生产材料是否合格等,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另外,针对施工设备,应进行逐一检查,这有利于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相关潜在威胁以清单的形式列出,进而评估。对于大风险的危险源,制定相关的方案。

2.5竣工验收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目标是确保项目验收质量与交付使用,在此阶段,业主应注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执行竣工决算,将所有存档资料提交到相关单位进行存档,按照标准流程执行竣工验收计划方案。另外,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决算工作,根据现场实际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仔细核查,确保工程范围明确,清单内容准确无误,材料价格合理,措施项目费用符合政策规定。

2.6提高施工人员综合能力

针对施工人员综合能力,在提高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还应优化配置。第一,应确保项目领导综合素质达标,在确保持证上岗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给施工提供合理的方案引导,从而真正发挥带头作用。第二,在施工任务中,施工人员是主要的实践者,因此,应全面提高施工团队整体素质能力。一定程度来说,其业务素质能力对施工现场安全具有严重影响,并影响着工程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应积极培训施工人员,以安全教育为主要出发点,全面提升素质能力。比如开工前,应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对材料进行掌握,还能规范施工操作,最终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中,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企业应提升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掌握,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安全隐患,将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做好,真正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宏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12):105-107.

[2]尚兴虎.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29-130.

[3]邱翔.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1(01):82-84.

[4]王立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22+125.

[5]秦良.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