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政放权视角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基于简政放权视角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陆仕华

4521231972112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针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给予了适当的放权,这样既能推动城乡规划改革,又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干部因为城市利益出现了职责失灵现象,这给城乡规划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发展。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在职能转变的情况下,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从简政放权的视角出发,对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人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简政放权;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引文:简政放权指的是通过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的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中央政府定下发展方向,并对相关职能进行了细化,从而调整管理制度,将权力下放。作为政府职能的城乡规划,需要多方的配合才能有效的完成,并制定健全的方案,切实的分析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需求,从而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简政放权视角的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城乡规划基本服务没有的得到不合理的发挥

城乡规划是从大局出发,其具有独特的发展战略,不仅要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要为人们提供基础的社会公共服务,其中包括医疗、教育、生活、工作、文化等。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部分地方政府往往忘记城乡规划的初衷,把城乡规划变成了扩大城市发展的工具,对城乡基础设施、城市生态、公共服务设施不给予落实,将土地作为商业化,忽视人们的公共需求,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另外,个别地方政府领导用命令代替法治,擅自更改建设用地,违反法律法规。这种政府管理制度破坏了公共服务的建设底线,严重影响政府的公开透明制度,违背了政治放权的初衷[1]

1.2空间规划不完善

当前,我国各类发展规划较多,各种规划的依据各不相同,这也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有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单纯从城市经济出发,其严重的违反了城乡规划的要求,特殊地域因特殊需求而随意设定,导致社会某些行业的发展与城乡规划的空间布局冲突,使得城市空间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区域的综合发展。有些基础数据资料不够精准,导致城市规划数据坐标不统一,规划出现矛盾,还有一些行政问题,如审批困难、项目选址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城市的发展[2]

1.3社会市场与政府界线不明确

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存在刚性不足的特点,致使市场与政府界限不明确,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且刚性不足也导致很多政策落实困难;应对弹性的市场经济变化较弱,没有调整空间。有些法定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城市发展利益表述,导致部分规划内容无法强制施行,使得城乡规划难以落实。还有一些规划缺乏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预测性,导致城市规划缺乏余地,导致短时间内规划内容出现频繁改动。当政府与市场权力界限不清时,政府城市规划职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政府简政放权难以落实,其严重的制约资本的进入,从而增加投资建设项目的成本[3]

1.4城乡规划编制公民参与不足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涉及的太多的利益分配问题,其中包括公民的基础利益、公民的个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城市发展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等,因此,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但是,在实际城市规划中,群众没有参与,这造成了城乡规划只符合部分群体的需求,大部分公民处于一个被告知的形式。例如,噪音影响人民的休息,这需要公民的主动反应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在城乡规划中没有涉及。此外,城乡规划编制更偏向于技术报告,不利用宣传与交流,极大的削弱了公民的参与度。

2简政放权视角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2.1建立各地方政府的合作

在制定城乡规划时,各地方城市政府与城市政府内部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协作关系,这样既能促进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又能解决城乡分割管理带来的难题。此外,政府部门的合作机制建立,不仅能有效的优化区域资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实现区域空间的合理分配,从而加强各地政府的合作,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进程。

2.2结合城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空间

各地城市想要解决空间规划问题,必须在顶层设计上作出科学的规划与详细的研究。因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要从多角度出发,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综合性城市发展规划,从而解决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问题。此外,还要引导地方政府应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空间坐标、土地使用指标的衔接,这样不仅能够快速解决规划不合理、规划体系叠加、标准不一等问题,还能满足地方政府的快速办公需求。

2.3全民参与城乡规划编制

地方政府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时,应该鼓励公民参与规划的编制的探讨中,从而解决各阶层因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矛盾。其次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出发,应该建立管理者、建设者、实施者、编制者等多角色协同的规划编制。这样可以把重点从空间规划上面转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公民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使城乡规划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公民的需求。此外,有关部门在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三个原则:信息公开、可达性和实时反馈。

结束语:城乡规划管理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思路进行改革,应以公民需求、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而化解社会矛盾。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规划理念,并明确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的全方位发展,在加强城市空间规划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为公民提供便利,从而达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淼.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 000(011):156-157.

[2] 张璇, 刘冰洁. 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 规划师, 2014, 000(004):5-9.

[3] 温雅. 简政放权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管理模式改革-以广东省为例[J]. 规划师, 2016, 032(00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