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网络课程”,精细打造幼儿园课程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9
/ 2

巧用“网络课程”,精细打造幼儿园课程故事

马佳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华舍中心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步伐地加快,当“课程故事”走进老师们的视野之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网络学习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平台,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它具有授课效率高,师幼交互性好,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课程 学习经验 家园协作 课程故事 教育技术

一、幼儿的“课程故事”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 《纲要》和《指南》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性的学习是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具有的生命状态。基于课程生活化大背景下,课程故事可以更好聚焦到幼儿主题活动中,还原孩子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助推孩子深度探究,引领老师关注、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建构历程。课程故事从故事的架构形式都应该凸显“儿童”这一主题,并以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学会生活,释放幼儿潜能为出发点。

在“课程故事”的大背景下,幼儿园推进游戏化教学对幼儿益处多多:有利于开阔幼儿眼界、活跃幼儿思维、提升幼儿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增进幼儿团结、强化集体意识。孩子为了游戏的共同目标,必须与其他小伙伴保持密切交流,学会谦让,建立友谊;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一)课程故事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结合实际生产生活情形可知,好奇心强、认知能力弱、耐心不足等都是大多数幼儿常见的学习心态,这样一种情形下,基于学习故事的微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强化幼儿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故事的微课程开发,具有以下两点优势:一方面,其有助于积极探索学习故事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的开展道路,结合幼儿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学习故事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引导幼儿对学习故事内容开展相应的思考,极具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其有助于强化幼儿教师的故事教学理念和故事教学手段,在评委的点评下,教师能够从他人视角了解自身的教学缺陷,并加以改进,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课程故事的具体教学应用

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经济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家长对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随之加深,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家长的重视程度自然随之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越发意识到幼儿教育对个人发展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幼儿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教育活动对其产生的引导效用最强,因此,重视幼儿教育极具现实价值。这样一种情形下,基于课程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显得极为重要,其不仅是幼儿园微课程构建目标之一,而且通过课程的具体教学应用,有助于探究发现幼儿园构建的微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对幼儿园课程的构建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课程故事更关注幼儿对解决问题的探究与深度学习,明白了课程故事是追随儿童兴趣,支持儿童探究和实现心中想法的途径之一。课程故事的推进,一定需要伴随着课程的走向,只要课程扎扎实实地进行,脚踏实地地“做”自然就会“生长”出精彩的故事。

二、幼儿园的“网络课程”

从本质上讲,幼儿园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的幼儿园课程,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功能。幼儿园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通过教师和幼儿及其家长的互动与建构,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活动总和。从长远来看,幼儿园网络课程在向一个更具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方向迈进。

(一)网络资源丰富、教师授课效率及幼儿自学积极性提高

丰富的网络资源是网络学习平台的重要特色,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练习、录像等,幼儿从中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基本教材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幼儿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可能,自主地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这种学习方式使幼儿始终处于最终状态,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进行资源的开发,把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发布到学习平台上。

(二)教师与幼儿互动增强

网络学习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多媒体互动授课方式。在这种较为自由的交互式学习平台环境中,幼儿获得了对课程活动越来越多的控制权,交互式平台成为学习的关键过程,课程不再是消极的同化过程。网络学习平台以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交流,可以使教师与幼儿之间在课程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幼儿不仅和自己的老师进行相互交流,也可以和同伴进行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可以发布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网络学习活动中来,从容不迫地各抒己见,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实时交互的顺利开展,对保证幼儿的深度学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推进幼儿园网络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幼儿园“互联网+教育”成果的应用展示。网络课程开发的需求,使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和幼儿园保教方式变革。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将大千世界的人、事、物鲜活、生动、及时呈现于幼儿面前,即使在疫情发生全民宅家时期,幼儿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围绕一定的主题和目标进行自主探索、游戏和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创新,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将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支点。

(四)明确网络课程,搭建家园网络平台

与中小学网络课程以学生为单一受教有所不同,幼儿园阶段网络课程的受教是家长与幼儿。主要任务是搭建家园网络平台,对家长开展网络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亲子教育资讯和信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功效。”疫情防控期间,家庭成为幼儿重要的生活场域,家长成为幼儿最亲密的专任教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主要通过亲子陪伴达成,这是一个密切家园合作,搭建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的好机会。引导家长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当前网络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必须确立的核心指导。家庭场所与幼儿园教育场所有所不同,要充分了解并考虑家长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作息习惯以及家长期待的线上更新频率和活动内容,精选共享优质网络资源供家长选择,提供容易操作、易于坚持的游戏和学习活动项目,选择低成本、简便、易实施的亲子活动和游戏,指导家长开展适宜的亲子活动,避免网络课程成为家长和幼儿的负担。

三、审慎的乐观、任重而道远

        网络课程是一把双刃剑。教育信息化是大趋势,互联网在悄悄改变着幼儿教育生态。当前,网络课程在实践层面很“火热”,我们更需要做理性冷静的审思,需要在恰当开发和有效使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同时,清晰认识网络课程对幼儿学习和发展存在的局限和弊端。省思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持审慎的乐观态度。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注意力、自制力和自学能力有限,网络教学很难长时间吸引幼儿,且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有损幼儿视力发育。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报告时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我们十分需要保持在技术面前的清醒。”需要记住这样的忠告:每当一项新技术被引入教育的实践,往往会被寄予巨大的期望,避免落入从“被寄予对教育进行革命的巨大期望”到“在学校中大规模实施尖端技术”再到“数十年后被证明期望落空”的怪圈。幼儿是通过与物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与同伴和成人相互交往而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必须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姜湃.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J].江苏教育,2018(10):78-80.

[3]王娟.微课程在幼儿园有效实施的方法探析[J].科普

[4]孙琴干,李冬·基于学习故事的幼儿园微课程开发[J].福建教育,2018(2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