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任萍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评价无痛胃镜(PG)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在某人民医院就诊的18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试验组采用PG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前后血压及心率(HR)变化情况、操作耗时、检查过程中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中途停止检查率。结果检查前,两组血压、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试验组血压、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48±0.45)min,短于对照组的(5.52±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中途停止检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G检查消化内科患者对其造成的痛苦少,操作方便,在病情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痛胃镜;消化内科;平均检查时间;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工具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男62例,女28例,年龄20~79岁,平均(48.41±28.55)岁;试验组男41例,女49例,年龄21~74岁,平均(50.26±29.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电子胃镜检查适应证;(2)依从性好,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无痛麻醉禁忌;(2)存在电子胃镜检查禁忌;(3)不配合研究。

1.2方法

1.2.1参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①患者采取合屈膝坐侧位,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指导患者含口垫及鼻吸气,采用胃镜置插入口垫置入口腔,经咽部时,

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直至将胃镜缓慢推入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处。②操作确保动作轻容,尽量快速、准确,尽量缩短胃镜检查时间,检查时应不断安抚患者,进一步解除患者紧张、害怕心理,进而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降低出血与增加创口的风险性。③检查完毕,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并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若无严重不适情况,方可离开。

1.2.2实验组采取无痛胃镜检查①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后,建立静脉通路,持续鼻导管吸氧8L/min,给予丙泊酚麻醉静脉,时刻注意患者用药反应情况,并做好生命体征各项记录,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直至麻醉成功后停止给药。②检查时,若出现麻醉深度不够或诊疗时间较长情况,追加丙泊酚缓慢推注。③检查完毕,待患者彻底清醒后,并观察是否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情况,无不适方可离开。

1.3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检查前后患者血压、心率(HR)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操作耗时(麻醉后2 min后至检查完成退出胃镜的过程),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中途停止检查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6108d6e8334e6_html_dc05295114c219d1.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查前后血压、HR比较

检查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53、0.3142、0.3503;P>0.05);检查后,试验组SBP、DBP、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8、5.2290、5.0259;P<0.05),见表1。

表1两组检查前后血压、HR比较(6108d6e8334e6_html_dc05295114c219d1.gif ±s)

组别

对照组

SBP(mmHg)

BP(mmHg)

HR(次/min)

试验组

90




检查前


108.55±20.27

68.25±9.06

80.45±12.04

检查后


110.47±18.14 b

0.23±8.24 b

82.19±10.45 b

对照组

90




检查前


109.23±19.48

68.45±7.12

80.23±10.67

检查后


132.83±20.04 a

89.23±9.55 a

118.04±11.94 a

注:与同组检查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检查后比较,b P<0.05;1 mmHg=0.133 kPa

2.2两组检查时间比较

试验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48±0.45)min,短于对照组的(5.52±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12,P<0.05)。

2.3两组不适情况比较

试验组恶心、呕吐、中途停止检查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适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中途终止检查

试验组

90

3(3.3)

1(1.1)

0(0.0)

对照组

90

12(13.3)

8(8.9)

6(6.7)

χ2


4.6545

4.2105

4.3103

P


0.0310

0.0402

0.0379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症,与人们饮食习惯不健康、不规律有关,以食管炎、胃痛、胃酸等最为常见。目前多采用胃镜诊疗消化内科疾病,由于该类疾病引发的临床症状相似,以往临床采用的普通胃镜检查时常出现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无痛胃镜诊疗技术被应用于消化内科经诊疗中与普通胃镜诊疗技术相比,在诊疗过程中可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患者的咽喉反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检查前,两组血压、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试验组血压、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中途停止检查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相较于常规胃镜检查而言,PG检查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检查更加迅速、准确,患者的不适感少、痛苦小,依从性更高。

PG检查前,使用利多卡因、丙泊酚等麻醉、镇静药物,其中,丙泊酚的优势在于起效迅速,患者一般在40 s内即可进入镇静状态,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咽喉部对胃镜的刺激反射被抑制或减轻,从而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同时联合利多卡因可起到协同镇静、镇痛的作用,利多卡因与丙泊酚联用为胃镜检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结果与滕卫军和龚海涛研究结果相似,即PG诊疗技术的安全性高,诊断准确率高,对消化内科多种疾病的诊治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PG检查的痛苦少、操作方便,在消化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媛,滕卫军,陈燕萍,等.链霉蛋白酶联合医用胃镜胶在无痛胃镜检查前胃腔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9,41(11):1173-1175.

[2]张玉亮,张立冬,孙晓林.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3):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