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张俊芳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资源有限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身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国有企业干部作为重要领导阶层,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前途。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弥补以往管理体制的不足,优化领导阶层以及干部成分,推动国有企业向前发展,为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人事管理作为企业构成的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责是选拔、考核、调动人力资源,协调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寻觅专业型人才,干部人事管理则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中之重,负责领导阶层的多向流动,为企业寻找合格的领导者。下文便是有关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干部选拔机制

当前的国有企业干部多是由主要负责人提议委任的,相比较如今人才市场上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及其他管理专业人才来说,其管理企业的专业能力较弱。而另一部分干部则是由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优秀基层员工逐步升迁而来的,他们虽然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在面对企业的管理方面仍无优势。非管理专业领导在面对企业的发展前途时前瞻性较差,战略眼光有局限,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前景。

(二)干部考核机制

人事考核作为衡量国有企业干部领导能力与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干部考核机制之中,以企业期末业绩作为衡量干部工作的标准成为该过程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种标准就使得大部分国有企业干部在工作中过度注重于绩效,从而导致他们在平常的工作领导中为取得优秀的成果一意孤行从而使用一些不恰当的工作方法,在企业中形成了不良风气。“官本位”的工作思想在全企业中逐渐蔓延,使得企业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1]

(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作为干部工作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作用就是使国有企业通过查找工作履历及工作理念等相关信息,从而筛选出最优质的人才进行企业管理。而当前的档案管理制度较为松散,相关部门刻板的认为档案就是记录人才的基本信息,一旦筛选出优质人才,之后就失去了用处,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草草了事,较为敷衍。除此之外,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干部档案的信息审核也不够严格,标准较低。大部分干部的档案入库时仅仅只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学历以及工作经历等,而缺乏对其工作能力的具体描述,造成了专业人才的选拔范围较广,难度较大。

(四)干部领导培训

由于企业干部多数是由负责人经过决议加以委任的,或者是优秀员工升迁而来的,自恃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因此对于干部领导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参加培训会议时,态度较为敷衍,没能起到一个优秀的示范作用。同时,在培训会议的内容方面,讲师的选题过于抽象,有时脱离实际,多为空话,过度专注于提高干部在企业中的权威及威信,而忽视了其在企业中的领导思维方式及理念的培养,在课堂中所提到的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及决策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一群管理水平不足的干部,浪费企业的领导资源无所作为,而真正有实力的、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一)提高对于干部的选拔标准

国有企业是在国家的领导监督之下运行的,因此国有企业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的。其次便是优化干部选拔方式,针对以往直接任命的方法,如今可以采用集体选举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团,对干部候选人进行专业评审以及工作预判,全方位考察干部的领导能力,最终选拔出具有清晰的领导头脑以及合格的领导能力的干部。

(二)干部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干部一旦就职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每年定期接受考核的。考核的目的就是评价定期内的工作成果。以确定今后的干部就职方向于情况。针对以往人事管理处关于对干部业绩的考核,在创新了考核机制的情况下,人事处应该扩大对于干部的考察范围,除业绩之外更要考察在工作过程中的民心、工作方法等等。考核团队可以在全企业中开通匿名投票渠道,鼓励员工对每一位干部领导进行评分,提出建议,调查干部在基层员工中的民心及风评,从而了解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领导能力,全方位进行考核综合素质来判定干部的工作。[2]

(三)档案管理优化

针对以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人事部门可做出一下调整:首先,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首要阶段是使其认识到档案在人事管理以及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其次才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优化档案管理制度,简化档案管理流程,同时提高档案入库的质量,除最基本的干部信息之外,档案中还需要包括更为精准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分析、职业技能以及其他履历等等,补充完善个人信息为企业管理寻找最优质、最专业的人才。然后是档案入库阶段,通常情况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员工成分复杂,这就导致了档案数量繁杂,在进行人事调动以及迁址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档案的缺失或者损坏。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如今的网络技术,将档案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及整理归纳,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最后是对于档案的审核机制,干部在入职后将会接触多个部门及多名人员,档案审核标准不一,因此审核较为混乱,档案中的信息或许会有逻辑问题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优化审核机制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审核标准,将干部人事档案进行规范化。除此之外关于档案的定期整理工作,由于国企人事调动频繁,档案流动性较大,定期整理档案有利于清除废旧或者过期的档案资料,为其他档案的存放节约空间,同时也减轻了人事管理难度。

(四)加强干部培训体制建设

国有企业干部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之中,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即时掌握时政热点,娴熟地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从而带领国有企业遵循国家的统一领导向前发展。因此,加强干部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一是积极推动干部培训定时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国家对于经济的支持政策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定时开展干部培训活动有利于创新领导干部的决策思维,推动企业先行发展;其二需要丰富干部培训的内容,领导企业发展是一个团体性活动,需要干部以及基层员工的相互配合,因此这就需要二者建立良好的领导及合作关系,干部培训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谈话技巧,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表明领导对基层员工的充分尊重,以平等的身份与员工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基层员工对领导的尊重,共同努力,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最后是创新案例分析板块,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千变万化的背景之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多种形式的阻碍,着重分析市场案例有利于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解决经验为今后的企业的发展开拓新思路,寻找最优解。[3]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国有企业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更需要立足于世界,要有充分的忧患意识,积极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紧迫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把握先机,从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着手,提高国有企业干部的综合领导能力,才能带领国有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

参考文献:

[1] 徐少杰. 关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 青年时代, 2020, 000(003):126,128.

[2] 贺召贤. 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2019(002):124-125.

[3] 丁萍丽. 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若干思考[J]. 知识经济, 2020, 000(002):72,74.

张俊芳18636660084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引黄小区高层(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