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观念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创新观念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张爱华

上海市松江区辅读学校 中国 上海 201614

摘要:特殊教育具有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特殊的教学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评价特殊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常存在智力,感官等方面的障碍缺陷。因此,在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应主动地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这样才能形成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日后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针对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使得特殊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特殊教育的小学教育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创新观念;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当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与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实际的特殊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许多特殊教育的教师对所使用的特殊教育教材研究并不深入,教学内容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同时对课堂的教学重难点把握并不够清晰。这就导致在进行特殊教育的数学教学时,常出现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同时,因为特殊教育的学生存在各种生理性的相应障碍,若教师无法深入地掌握其所教授的教材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观念也不断融入指导着特殊教育的教学实践。而当前仍存在许多特殊教育的教师,其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特殊教育教学阶段的情况,会发生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同时在具体的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采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使得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仍多为被动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良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

教师团队是特殊教育学生教育学习的建设者,是课程的研究者,学生整体发展的促进者,在特殊教育学生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久不长的办学发展历史和其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特殊教育的受教育者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难以顺利进行。这便会促使一些学生逐渐产生偷懒的不良心理。教师经常对特殊教育的数学学习内容独自进行讲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这无疑是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

二、针对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1、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特殊教育教学的学生常存在生理的障碍或心理上的障碍,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许多学生都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常表现出畏手畏脚的状况,这就使得师生的互动交流难以进行,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不自信,畏手畏脚的情况,教师应主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对学7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相应的关怀,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十分亲密且信赖时,学生便会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出积极的评价内容,且在评价时多以鼓励性语为主。例如当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做对一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评价道,"你太聪明了,计算的结果非常对!你计算的速度也很快!"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可以获得学习的快感,这样便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能够主动提高以后学习数学时的参与程度。

2确立学生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特殊生理状况以及知识水平有着明确的掌握。在特殊教育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的教学方案时,应达到因材施教的状态。只有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其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整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为学生设立合适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实现其整体素质发展的目的。同时,学生关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教师不断对其进行引导和点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采用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获取新的知识。进行特殊教育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多采用问答法,先为学生提供启发式的问题,在后续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或小组讨论等充满趣味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

3、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当前特殊教育的讲授法也应更加生动活泼。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存在乡自身缺陷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多表现为远离社会生活环境的状态。因此,

多数特殊教育的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对陌生,在学习数学时学生的投入程度也并不高。在进行特殊教育的小学教育时,教师可以提前创建出生动的生活教学情境,可以选择采用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生活场景,创造出与真实生活相似的情景。在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资源中,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若条件允许。也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录制生活中使用数学的。素材视频。这样同学便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可以更加高效。例如,在进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引导学生回忆数字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情况,与学生共同模拟操作过程,在实际的演示过程中,学生便会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不同方法,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内容

演示法是一种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图像进行观察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演示法时可以与讲座,对话,讨论等结合使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的交互能力不断在各个领域凸显其运用,多媒体应运而生,在进行特殊教育教学时,多媒体的灵活运用能够给学生创设更契合学生自身能力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的配合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更能够引人入胜,让学生不自觉地陷入到数学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专注水平。除此之外,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联结,能够让学生通过网络获悉到更多的、更有趣的学习资源,将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汇总,选取最契合学生能力的资料进行教学。多媒体应用到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当中来,能够帮助教师以更直观、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学生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软件等进行自我练习,及时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可以利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

总结

针对生理状况和学习能力水平都不同的各类特殊教育学生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从兴趣入手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使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针对课堂教学设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生动内容。这样也就吸引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就会喜欢并慢慢融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氛围中。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改进新的学习模式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活动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在平时自己进行数学基础练习时,可以通过借助家长的帮助和学习软件,轻松有效地帮助自己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管昌楠.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8,25(25):125-128.

[2]孟芳芳.信息技术在特教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36(1):104-106.

[3]刘桂香.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62(2):116-118.

[4]姜学民.关于独创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