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张海霞

合肥市大柏幼儿园

摘要:农村幼儿园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田园资源,既能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又能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推动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需要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一起努力,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应该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分析,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农村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相比,在教师素质、硬件设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幼儿园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利用当地丰富的田园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田园课程,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

田园课程的开发格外注重自然资源和幼儿生活经验的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对生活产生由衷向往之情,为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后,幼儿园教学思想的理解还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将教学作为认识经过,幼儿难以将教材内的知识合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田园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幼儿的学习得以走出园内,深入到自然中,主动体验和感受,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对话,让园内、园外都能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

二、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路

1.围绕“德育”工作进行开发,提高幼儿对植物的热爱之情

田园课程的构建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需要幼儿亲自参与其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提高田园课程资源的利用效果,教师组织种植活动,引导幼儿及时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教师借机告诉幼儿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灵魂,必须爱护这些花草树木,要做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师利用“植树节”组织德育活动,带领幼儿一起种树,从小就能产生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并懂得如何尊重和善待他人的劳动成果。

田园课程的开发属于绿色教育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教师组织动手除草、浇水、种树等活动,让幼儿协同合作,树立良好的情感意识,做优秀的新一代。为实现资源整合,教师在园内构建完善的田园课程体系,教室内构建自然角,让幼儿了解自然,而在教师外开始种植活动,幼儿自行动手,教师在一旁指导,加强幼儿对田园种植活动的兴趣,感受其中团结友爱的精神。例如在种植玉米的活动中,有的幼儿放的种子过多,教师则是应该纠正他们,告诉幼儿每个小坑里放3粒种子即可,避免浪费;有的幼儿浇水太少,教师则是应该告诉他们幼儿,如若浇水过多,玉米种子会被淹死,很难发芽。整个活动中,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为其播放关于劳动的音乐,询问幼儿:如若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否可以完成所有的种植活动?幼儿回答不能,并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也能从侧面深化幼儿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以幼儿的生活体验进行开发,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爱好等,善于开发生活中有趣的田园资源,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一方面,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另一方面,将田园资源搬入幼儿课堂,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结合,进行提炼和升华。

例如田园课程构建下组织的户外实践活动,让教学活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教师带领幼儿到田间,观察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小麦、玉米,或者是直接脱了鞋袜到地里亲自感受种植过程。夏天,教师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小溪中玩耍,享受大自然传递的乐趣。秋天,利用树上飘落的叶子做艺术标签,为主题活动提供好玩的空间,让幼儿感受亲自动手所传递的满足感。冬天,则是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种子,为来年播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农村幼儿园处处都隐藏着丰富的田园资源,这些都是幼儿园课程活动实施的有效依据,结合幼儿的认知体验,组织趣味性的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3.结合主题活动,优化田园课程形式

主题活动的进行对创新农村幼儿园田园活动的形式具有促进作用,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主题,而且每个主题都是综合性的,涉及到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和健康等主动领域。以语言类主题活动为例,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选择短小、节奏感极强的歌谣,将其与田园蔬菜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学习童谣的时候,也能记下对应的蔬菜名字。当幼儿参观蔬菜乐园的时候,教师试探性询问幼儿这些是什么?大部分孩子不仅可以分辨土豆、番茄,还能背下童谣。由此可见,将教学活动转移到田园中,通过实物接触,确保每位幼儿真实了解事物的基本特点,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又或者是在“艺术领域”,自从有了蔬菜乐园后,幼儿的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纸张、黑板上,而是利用蔬菜乐园中收集的素材,胡萝卜、青菜等进行艺术创作,发散幼儿的创新思维。例如在“田园艺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布置任务—制作一张面具,为幼儿准备了白菜叶、玉米、青菜和萝卜等,幼儿利用白菜叶当自己的脸,开始在上面挖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到活动结束后,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面具。有的幼儿将玉米粒作为眼睛,胡萝卜作为鼻子,显得非常可爱。

结束语:

总之,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任务,教师应该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田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在城镇化推进的当下,田园课程显得愈加珍贵,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研究,以此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果萍.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教育, 2017(17):34-34.

[2]邓艳华. 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青年时代, 2019, 000(004):237-238.

[3]邓艳春. 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困境与出路[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1):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