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解题错误成因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1

高中生物解题错误成因的调查

陈冬春 朱丽娜 程成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

摘 要: 针对在做高中生物习题时学生错误的成因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查,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础不牢;运用能力不足;审题不清

1.调查目的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因此,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过程。[1]

为了了解学生在做高中生物试题时做错的原因,为教师针对制定高三学生二轮复习策略提供参考以及为《高中生物学“病历化”教学案例的研究》的开展,特对高中学生生物解题错误成因做问卷及个别访谈调查。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濉溪二中2021届理科班学生,在十九个理科班随机选取六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三(10)班成绩较好,高三(13)班、高三(21班),高三(26)班、高三(27)班成绩普通,高三(15)班较差。

3.调查项目及结果

3.1做生物题目时错误最多的原因

60e562283bfe1_html_431b574cc7e48c26.gif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做题时总体错误最多的原因是基础不牢,其次是运用能力不足,最少的是审题不清。对于不同的班级来说:针对基础不牢方面,成绩较好的班级相对普通班级的比例相对较少,普通班相对成绩较差班级的比例相对较少;针对运用能力不足方面,普通班相对与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的比例较大;针对审题不清来说,普通班相对与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的比例较大。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分析,对于审题不清在成绩较好和成绩较差的普通班比例不同的原因:成绩较好的班级多数是因为粗心马虎造成的、成绩较差的多数是因为能力不足。

3.2生物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原因

针对生物基础知识不牢的原因分析:总体上几乎所有的班级主要都是因为没有及时复习,毕竟高三学生各学科的任务都很重,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本来就很少。

3.3最能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60e562283bfe1_html_f0b448bcd5f2d594.gif

针对提高运用能力的方法:总体上认为合理安排练习与实践的同学较多,但实际上能提高运用能力的应该是养成客观求证的态度。而在该方面,成绩较好的班级能认识到该问题的同学所占比率最高。通过个别访谈分析: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注重,而大部分学生出于学习时间太少的原因而不太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3.4最能提高审题能力

60e562283bfe1_html_c50a5c7ee1fac7d6.gif

针对哪种方式最能提高审题能力,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培养审题的敏锐性来提高,而培养建构题干中的知识联结的习惯在成绩较差的班级的比例比其他班级高,这也反映出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基础掌握有所欠缺。另外,大多数同学都不情愿写解析,通过个别访谈反映:学生普遍认为太浪费时间。

3.5最希望老师通过那种方式解决自己在做生物习题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生最希望老师通过哪种方式解决自己在做生物习题中的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总体上希望老师能进行有差别的个性化指导的学生最多,尤其在成绩较差的班级中比例最高,且从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习程度越差的学生越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而个别程度非常好的学生则希望增加练习量,多接触题型来强化知识的迁移。

“为迁移而教”,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流行口号。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原理与方法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学生知识迁移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尺度。迁移现象存在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教学中掌握、运用学习迁移规律,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分析出学生在解决生物习题时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同时也反映出进行差别的个性化辅导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董奇,边玉芳.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冬春(1982-),男,大学本科学历,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35000,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安康路真棒超市楼上604,E-mail:2518715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