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校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数字时代高校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研究

伍为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数字时代来临,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化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对高校科研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从科研管理工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科研管理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科研管理;效率提升;数字时代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管理已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科研作为高等院校的重大职能之一,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普及、科研量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化管理已逐步成为发展必然趋势,有助于大幅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高校应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竞争力。

 一、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与客体
  在科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科研人员主观意志作用下实现的,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内心意愿安排自己的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研工作者。而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管理人员有目的的组织科研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计划完成科研任务,取得科研成果,其中,科研管理人员承担主要的组织、联络以及具体执行工作,因此,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科研管理人员,客体是科研人员。
  要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共同完成科研活动。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作为主体,需要明确责任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挥自身职能,为科研工作提供系列有力支撑,同时还要调动科研工作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按照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科研工作者与科研管理人员之间要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2.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管理体系为校院两级科研管理,而在校级科研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时有发生。在制定学校科研目标的过程中,作为基层的二级单位不一定有足够的参与度,其诉求也不一定会被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采纳,相关制度规定的制定者不一定了解实际工作需要,造成学校管理体制与科研工作实际契合度不高,组织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科研效率。
  另一方面,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要面对的各类事务较为繁杂,有些还身兼数职,服务不能完全到位,致使部分繁琐的行政事务例如科研报账、各类科研材料的撰写等由科研工作者承担,使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造成科研效率的下降。
 2.2传统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相对陈旧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但很多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科研活动在实际运作中缺乏有效的跨学科整合与交流,科研力量相对分散,评价体系过于呆板,过份重视个人成果,忽视团队协作,不能提供正常需要的各学科有意义的交流等现象依然存在,对科研工作形成一定的制约。
  3.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当前的科研管理中,科研成果采集普遍采用传统的“录入——审核制”,这种采集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会造成科研人员的负担。甚至有些单位不同的部门之间还拥有不同的管理系统,不同系统之间还不能实现共享,浪费了科研工作者大量的时间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尽管大数据的出现有助于提升科研效率,但在相当多的高校并没有完全得以利用,或者由于资源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科研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未能很好的流动与共享,增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3 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的建议
  3.1 注重前期研究,引进专业软件开发公司
  在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前期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开展前期调研,走访各兄弟院校,了解兄弟院校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及使用情况,总结经验; 引进有科研管理系统开发经验的软件公司,由相关科研管理人员与软件公司的人员一道,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工作特点,做好软件需求的相关工作与系统的建设工作。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应与科研门户网站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二者形成有机整体。
  3.2 明确目标,注重整体规划,分步完善建设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相一致,才能保证发挥充分的作用,服务科研管理工作。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建设数字校园的背景下,应把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纳入数字校园建设的大方案中,完善建设规划。一方面,根据学校科研工作特点和现状,明确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与数字校园平台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实现统一;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考虑与其它相关系统进行集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最后,不断接受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正,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推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因此,学校可以从科研管理部门和信息与技术部门抽取一部分老师组成一个信息化建设服务与信息化平台使用的队伍,定期对这支队伍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培训,有效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使得他们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为学校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更有指导性的科研管理服务。

四、结语

数字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高校信息化建设会越来越快,而作为高校信息建设的重要部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只有根据高校科研工作的规律和学校实际,统一规划,系统管理,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高校科研管理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航.基于管理主客体关系的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初探[J].高教学刊,2019(07).
  [2]王思懿,赵文华.迈向服务型行政: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组织变革——以密歇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7(03).
  [3]耿静漪.淡谈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