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应用

侯东旭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浑源县供电公司,山西省大同市 037400

摘要:现阶段,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已经逐渐成熟,业务流程、操作规范以及系统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电力监管力度得到强化,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营销服务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注重供电营销服务工作的开展,现阶段的电力营销服务工作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为了提高电力营销服务工作的质量,需要深入探究供电营销服务的影响,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本文对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营销服务;数据采集;大数据应用

1电力营销服务大数据的组成

电力营销目前拥有大量的数据来源,每年存储各类营销端数据量达到3T,其主要来源基于国网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国网PMS2.0系统、营销GIS系统、营销服务前端的95598系统、微信平台、网上国网APP等。

电力营销服务大数据的组成以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微信平台、APP等构成用户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存储数据平台,收集数据主要包括:客户名称、地址、用电容量、电价电费、客户联系信息、受电装置、客户信用等级等客户基本信息;PMS2.0和影响GIS平台主要依靠电力人员现场通过GPS定位工具将配电网架结构录入系统中。

2营销客户信息数据收集

2.1数据采集异常分类

同其他互联网数据一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到的用电信息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异常与差错。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一个被称为采集数据异常计量表的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收集在整个系统工作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常数据并将其总结汇报给数据监控系统,以便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整个系统是否会受到异常数据的干扰。通常情况下,采集到的异常数据可以分为电流异常、电压异常、接线异常等异常诊断情况。如果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不处理掉这些异常数据,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这些异常的数据还会为个别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利用系统的漏洞来为自己提供便利,甚至是做出更严重的违法行为。

2.2数据异常的分析方法

对用电数据异常的分析还是以计算机端系统的各种算法为主,目前较为主流的算法是关联分析并结合大数据的数据异常分析法。关联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有关用电信息与电力营销的数据采集系统与用户服务系统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关联整合,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与规则得出各个系统之间数据存在的联系,并由分析的结果推出更多供电企业所需要的数据,如用电量与电力开销等,供电企业便可以借此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

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服务

3.1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

供电企业应该要加强对电网实施分区、分压、分台和分线管理,并将电网等级作为基础,对线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行政区域当中的电网实施分区管理。对于10kV的公用线路来说还必须要进行分线管理,共用配变则应该要进行分台区的管理。运用电力大数据系统构建线损模型,并依照已经存在的实时数据去更新模型。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够给所有环节的电量计量管理带来有效依据,同时可以促进线损闭环管理的实现。将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和配电GIS信息系统实施统一化的管理能够促进营销系统及配电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给将营销系统作为基础对线损实施精益化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在营销系统之下从厂站实施电量收集和外售数据抽取和核查、线路供电量收集等,从而实现电力大数据统计调查,以此有效避免对数据的记错和漏记情况。不仅如此,在营销系统提供的各项数据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统计电网线损,以此更好地去计算电费和电量,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3.2创新营销服务模式

3.2.1电力供应预测的分析工作

在传统的负荷预测中,主要是以历史数据和客户报装情况作为基础,对年度、月度和日负荷开展相应的预测工作。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预测的精确度,根据台区使用电量历史,注重节假日和季节性电量波动大的区域,根据用户报装和用户迁移的情况,对台区波峰电力供应需求进行预测,为生产和服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根据各个行业用户用电情况和报装情况,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政府产业调整、经济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智能化规划提供数据和参考。

3.2.2优化成本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当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基础,深入分析企业成本。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分析,对不同渠道开展分析工作,优化服务渠道规划,提出相应的渠道功能优化措施,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供电营销服务成本。像通过营业厅和自助缴费终端的分布点优化布置,利用运筹学理论,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开发。对不同服务渠道收费模式的成本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户类型,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引导用户形成客户良好的缴费习惯,有效减少电费回收成本。开展短信业务应用的分析,优化不同感知模式,有效控制通信支出成本,对微信、网厅以及掌厅等业务进行分析,优化业务功能,实体营业厅业务量的转移,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借助大数据技术根据电压等级开展线损计算,根据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开展电网分区管理工作。借助大数据系统,供电企业可以构建相应的线损模型,根据相应的数据,开展相应的数据采集,不断革新线损模型。在整合研究和数据计算的基础上,从电力输送以及配电等方面开展电量管理工作,满足线损精益化管理工作。

3.2.3用户能耗分析和用电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电表的普及,用户实时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终端,构成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实现用户用电信息方案的优化。借助在线远程智能电表,及时理解用户用电的质量和状态,开展故障信息监测,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利用大数据对电力信息开展梳理和分析,对各个行业的用电行为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根据电力供需关系、现有资源和规划方案开展能耗分析工作,优化用电成本分析,实现空间优化,为客户制定更加有效的用电规划,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第一,大工业用电可以采取两部制电价,主要有基本电价、峰谷平电价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根据客户对电量的需求,考虑其用电周期,对变压器的运行成本深入思考,设计最优化的电力供应方案,明确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第二,以大工业用户力调电费的历史数据信息,对其无功补偿投资开展分析,设计相应的供电方案,有效提高功率因数,有效改善电能质量。通过用户历史电费数据的指标分析,对其峰谷平各个时段的电量、最大需求、力调功率和占比开展相应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深入发掘数据内容,给客户用电提供相应的供电建议,鼓励大客户错开用电高峰期,保证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有效节约用电成本。第三,利用大数据实现用电设备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可以实现谐波、三相不平衡、失压以及失流等指标进行预警值设置,超过预警值之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第四,借助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智能化方式对电力未来时限的负荷量进行预测,保证变压器具有足够的裕度,满足客户对电力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备用方案,开展优化工作。将用户按照行业进行划分,对各个行业的负荷曲线开展统计和分析工作,对用户和行业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同变化趋势的客户指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有效提高用电效益。

4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之下,电力营销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很多企业都在不断革新营销管理,也运用了互联网技术,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对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之下企业必须要及时转变原先的营销管理理念,积极创新营销管理方式,通过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营销服务来确保自身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小维, 胡小青, 郑凤朝. 浅析大数据分析对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性[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11):86.

[2] 贺继盛.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问题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 2017, 34(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