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个性,有效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弘扬个性,有效阅读

李莉

四川省古蔺县金兰街道玉田小学 646500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预习先行、指导阅读、抓重点句段等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弘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个性阅读;提高效率

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这个新世纪人才必定是知识、技能、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以说教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要求教育者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收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所提出的精神,正确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呢?在教学中,我不断研究,努力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弘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预习先行课轻松

预习是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句子。并在初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才能节省时间,并且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点拨课文中的难点,设计精简习题检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课堂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指导阅读,重在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花很大的时间来指导朗读,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现在有很多教师只注重分析课文内容,而忽略了朗读指导,整堂课都听不到学生的朗朗书声,这种课堂怎么还能称为语文课呢?另外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养成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的习惯,要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文中意境。更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受到美的熏陶。

三、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指导阅读,要抓住重点句段,课文中有些词语、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文中的重点词语、句段,并加强引导,深入文本,体会思想。

四、拓宽学生的思维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他们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学生对课文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因此,课堂上,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我经常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我云,自己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那些合理的有创意的想法我会大力表扬。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阅读的智力潜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五、提倡合作探究

封闭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愿跟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他们将自己孤立起来,失去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通向成功的机会。只有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使一件看起来比较困难的事在众多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明白合作的重要。

六、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阅读教学归根结底是领悟文中情感。要激活学生的情感,就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创造和谐的环境,是学生乐学、想学,这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激活情感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进入情境,带动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并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巧妙使用教师的语言,采用现代化手段。其次,教师要使学生理解与感悟相结合,挖掘其情感因素。再次,加强朗读与积累的结合,升华学生情感的体验。诵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当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文中、课堂中,要大胆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任意驰骋。不过,要让学生创造,教师就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应该要求整齐划一。教育弘扬人性,也就是弘扬个性。我们面对的是有个性的学生。学生之间有差异是完全正常的,我们教师也应该以一种正常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当孩子在某些方面和别的孩子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指责学生,并要求其和别人比较,而应该警惕自己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处理是不是出问题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要用同样的标准衡量这些存在有个性差异的学生。

八、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会学习,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挑战同伴、挑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也培养学生探究各创造的能力。实施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

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