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金张智 通讯作者: 赵秀云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多种建筑施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其中剪力墙结构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建设类型,要求施工人员不断优化其施工技术。文章基于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实例,简要概述了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该结构的施工要求及优缺点,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剪力墙结构; 技术要点;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有效弥补了传统建筑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人员应通过提高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稳定建筑整体结构,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1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剪力墙结构建设工作是在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基础上组成的建筑空间结构,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对建筑主体结构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能发挥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的优势,增强建筑物整体承重能力。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剪力墙结构进行建设能够有效开发空中建设资源,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剪力墙结构具有防震、抗震功能,具体抗震效果由剪力墙之间的刚度比例决定,施工人员可采用强化措施增强建筑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达到抗震、减震目的。

2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要求及优缺点

2.1 建设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剪力墙结构建设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整体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剪力墙结构建设期间,要保证建筑物的原有结构完整,在维持建筑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剪力墙结构,优化相应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钢筋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根据剪力墙体积大、移动不方便等特点,在建设期间保证剪力墙结构建设参数符合标准,科学设计钢筋混凝土比例,减少剪力墙设置量,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3)结构分析。建筑施工人员要对剪力墙结构性能及承重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剪力墙协作模式,发挥剪力墙结构的支撑作用,保证建筑物建设质量。

2.2 优缺点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为保证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要对建筑进行剪力墙结构建设,有效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但在实际施工期间,受结构影响导致应用效果不佳。

3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剪力墙结构,该项目工程总施工面积为55041m2,建筑建设高度为98.35m,由塔楼和裙楼组成,地下一层为车库。由于工程楼层较高、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为保证建筑质量和稳定性,施工人员加强了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提高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项目工程建设施工顺利完成。

3.2 施工阶段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将剪力墙结构建设分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和装修施工阶段,要求工程管理人员确定不同阶段建设目标,完善剪力墙结构建设流程,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剪力墙结构基础施工环节主要包括进场放线、布置静压管桩、土方开挖、设置土方支护结构、验槽及混凝土垫层处理工作,为建筑项目工程地下室建设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2)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要根据建筑主体部分放线测量结果对建筑主体进行钢筋水电预埋施工、建筑主体梁板钢筋施工,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剪力墙主体结构采取养护措施,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现场建设情况如图1所示。

(3)建筑装修施工阶段。建筑内部装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根据剪力墙结构建设情况对剪力墙结构的支撑效果进行综合测评,结合测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剪力墙结构建设质量,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进程。

3.3 施工技术要点

(1)放线测量技术。建筑剪力墙结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利用放线测量技术,以建筑工程建设设计图纸为标准,在满足建筑施工放线测量要求的基础上利用经纬仪、垂线仪等光学仪器和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建筑主体进行实体测量;然后设置测量结构边线,通过结构线反映边线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的距离,控制横纵轴线位置,明确剪力墙结构设计参数;最后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二次放线测量,通过精准查验和反复测量比对,将测量结果上报至建筑施工指挥中心,保证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放线测量期间,技术人员要规范测量流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放线测量,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将建筑剪力墙结构建设类型分为矩形和异形,选择弧线测量法、圆心引用法或直角垂线做法,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测量经验,通过不断提高建筑主体结构放线测量技术标准,掌握建筑精准测量技巧,保证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2)模板优化技术。建筑外部剪力墙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采用模板优化技术。首先,技术人员要严格控制模板质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模板,施工前期对模板表面和侧面进行处理,保证建筑剪力墙结构表面的光滑、平整。同时,要将施工模板与预制备好的砂浆放置于剪力墙水平筋上,保证支撑位置距离模板5cm且与模板保持垂直;还要精准控制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解决模板与墙面支撑期间出现的漏浆问题。其次,要对内外模板进行明确区分,掌握不同模板之间长度和作用的区别。通常外侧模板长度大于内侧,要在模板和建筑墙体之间填充海绵胶带,保证模板与墙体紧密贴合,提高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支撑效果。再次,施工人员在设置拉螺杆时要利用上宽下密的方式,保证最下排拉螺杆与地面距离≤25cm,最上排距模板距离≤35cm,期间利用龙骨进行加固,提高墙板的刚度。最后,施工人员要控制模板的安装位置,对模板之间进行空间预留,防止出现模板相互摩擦的现象。

(3)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质量决定了建筑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为此,施工人员必须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一方面,建筑施工人员要完成混凝土配制工作,将水泥和水在一定配制比例下进行混合搅拌,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施工,对等级高的柱桩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梁板进行浇筑。期间,施工人员要完善混凝土施工流程,结合剪力墙结构建设具体工序,保证混凝土建设功能,减少混凝土开裂现象,保证剪力墙结构建设质量。

(4)钢筋施工技术。建筑剪力墙结构建设期间,对钢筋材料的应用需求最大,需要施工人员逐步落实钢筋稳固工作。期间,管理人员要对钢筋施工效果进行查验与检测,防止出现钢筋位移现象,并严格控制建筑梁柱节点建设中钢筋位置和施工顺序,施工人员要通过焊接的方式对高层建筑起到重量支撑作用,有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剪力墙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要通过优化测量、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施工环节,提高建筑剪力墙结构建设质量,保证建筑物整体建设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张粤.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58-59.

[2]江涛,吴雪祥.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72.

[3]刘强.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