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 2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郭然 李萍 张燕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人数不断与日俱增,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全国各高校要普遍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并且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其特殊性,提出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对策如下:

(一)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性。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摸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而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当中。

(二)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体系

1. 培养高素质、专兼职、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在自己具有一定的相关意识和能力后,才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学校相关教材中的培养内容,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课程之中,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2. 构建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体系建设。高校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纳入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教育及创新创业实践组成[1]。其中创新创业实践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创新活动和技能竞赛、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等。

3. 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上应秉持开放式、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标准,避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错误引导。具体来说,可包括以下指标,例如,创业认知作业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市场调研或问卷调查、课堂教学中的团队合作、课堂教学之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大学生的发明或专利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建设情况等。

(三)加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人文修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相应灵活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2]。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和校外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加强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使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大力开展教学改革

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鼓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在课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凡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方面,都可以引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应学习并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例如师生互动、情景仿真、实践培训等,注重在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注重知识讲解、思想引导与专业技能的锻炼有效结合。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即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等各种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3]。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五)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1.推进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大力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满足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各大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需要,为大学生进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的训练提供平台。

2.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相关教学体系。将走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具体化,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及与未来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工作能力[4]。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成实践教学、就业、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及合作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黄兴海.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谭璐.教育与职业.2016(17)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张晓娟.中国高校科技.2018(04)

郭然(1987-08-01),女,汉族,籍贯:山东德州,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