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探究

巩春蓉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幼儿园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与智慧,集合了人文精神、民俗风情、天文地理、教育思想、自然科学、修身治国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的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幼儿发展、国家建设的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进而将幼儿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高素养人才。

关键词:地域文化;幼儿园;融入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相关部门引进了先进的课程文化教学观念,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探索,明确文化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研究和创新,这就体现了地域文化对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课程的选择性增多,为使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与学校以及社会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明确地域文化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园教师和学生还有相关课程内容以及资源都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紧密的联系,并开展教学活动,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幼儿园课程教学工作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体现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选择性的特点。

一、幼儿园教学融入地域文化精髓

幼儿园的学生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学习特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相对单一,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幼儿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也是进入社会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儿童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要依据我国教育行业的现状,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且有效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使我国儿童教育行业的特点显现出来。在我国儿童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习西方教育,借鉴其成熟和精髓部分,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的精髓部分,结合幼儿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和传播,使幼儿园学生感觉到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对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以及精髓进行提高,教育内容的地域文化比例提升,凸显教育特色和地域特色,使地域文化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挖掘藏地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幼儿园课程本土化

随着西藏自治区学前教育的普及,凭借其独特民族性的艺术文化,藏族地区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与开发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幼儿园课程要挖掘藏地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幼儿园课程本土化。藏族学前教育模式要创设现代化藏式环境,创编适于藏区儿童的早操,感受藏民族的文化礼仪,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引入民族民间游戏。藏区幼儿学习生活在包含藏族元素的园区建筑,教学运用藏族器具,教授经典歌舞,开展活动礼仪,参与生活实践。推进幼儿园教育资源本土化,不能远离幼儿生活,要满足儿童实际需求,教师应合理合情地选择设置课程内容。让儿童置身藏区自然独特的环境,让幼儿教育回归真实传统多姿的生活,带领儿童了解感悟西藏本土名胜古迹,体验感受西藏民族文化,动手学习制作藏族手工艺,参与社区活动体验真实生活,激发幼儿热爱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开发本土化教育资源,要筑牢基础,确保本土化课程质量,这就需要提高幼儿园园长课程开发能力和园所管理能力。还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教研能力。教师要多从藏族幼儿特点和兴趣出发,建立活动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打造促进融合课程的现代教学环境,以幼儿为本,丰富现代化藏地课程活动形式,实现家园共育,打造立体蕴含文化的教育环境。

三、营造课堂优秀的文化学习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得以完成,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氛围。这种优秀的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新教育体制改革的环境下,要求幼儿园要积极的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文化教育,从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渲染,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并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来实现文化氛围的营造,首先,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教师可以利用节日开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幼儿园教师要自觉地进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建设和渲染,并以纪念中国传统节日的教学手段为目标,对教室内外的环境进行布置,营造节日氛围,使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得到重视,并有效的融入文化教育。每年春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通过写对联和贴对联的形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解,并对其含义和意义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节日中得到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更加全情的投入到传统文化氛围中,并对文化进行感知和认同,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效结合。比如在教师节当天,教师可以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和传授,让学生明白尊师重道、师生友爱的优秀品格,培养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尊重教师、热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我们知道,文化与教学课程的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学内容的制定与选择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知识和内容来源于当地的文化背景,是决定教育走向和文化方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层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结合新的时代教学形式进行文化创新和发展。没有地域文化渗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将失去教学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因素,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嘉敏.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微探——以吴文化教育为例[J].教师,2020(06):120-121.

[2]何宁秋,郑雪松.新时期地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1-22.

[3]张艳苹.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J].教育,2018(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