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

林琼珍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钱坑镇钱园华侨学校 515432

摘要:就小学生的阅读来说,比较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甚至是-种好的思维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见,要发展学生的思维,需建立丰富的语言积累。而积累怎样的语言,怎样积累,如何内化这些积累,比较这种方法值得提倡和运用。
关键词:阅读、语言、重点

比较阅读就是把比较方法运用于阅读过程,在阅读中通过观察分析,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深入到文本之中,获得深刻的文学体验,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看,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字词的音形义,都可以找到比较的参照物,确定比较点,从而进行比较阅读。

一、比较字词,品读用词之精妙

古人写诗写文,都讲究炼字。无论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僧敲月下门”,都体现了作者表达的需要。不仅是古人,现当代一些大家亦是如此。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中有句话“珍珠鸟探出头来”。这个探”字值得品味。怎样去品味呢?不妨这样尝试:让学生理解探”的意思,再问学生若自己写,会怎样写这句话。学生自然会想到“钻、伸”等词语,找到这样的比较对象,再反复品读不同之处,就可以体会到用“探”字更能体现珍珠鸟伸出头来时那种谨慎小心的样子,从而印证了前文“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通过比较来体会文本的一字一词之精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语感,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态度,进而影响自己的态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比较句式,感受句式的表达内涵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作家在写作时必然会精心选择最合适、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甚至创造出些非常规的句式出来。在阅读时,比较辨析具体的语境中的特殊句式,能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有这样句式: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像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注意到了这样看似重复的倒装句式,怎样让学生体会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背后隐藏的情感呢?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的,办法将其还原(“还原”一说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合著的(解读语文》成常规的句式:我的母亲背起来了,她转过身来,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学生在这样的常规与非常规中徘徊,发现了句中重复“我的母亲”。

师继续启发:母亲这样的动作几乎是在瞬间内完成的,在读原句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呈现画面,体会到读原句时脑海里会像放电影慢镜头一一样。

师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镜头是怎样的:再引导学生关注上文“一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任缝纫机板上”。

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作者一开始并不知道这就是母亲,当这个极其瘦弱的人站起来的刹那,作者才认出来,母亲的每个动作都冲击着作者的眼睛和心,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所以这样写。这也回答了后文为何“我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这样的比较才是有意义的,才完成了比较这样的方法之于阅读的意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比较段篇,学习文章的一般范式

这里的文章范式是指些公认的写文章的“模板”。 小学阶段,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而这些“范式”倘若以某个孤立文本呈现给学生的话,其认识不一.定深刻。如果在教学中,将这样类文章呈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探究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才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比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可以找来南宋周密的文章《观潮》,以及金庸《书剑恩仇录》第八回中写钱塘江大潮的内容,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发现一些共同的表达句式:如“白线、雷霆、城墙”等,还发现作者在写潮来时这段内容都是按照“先写听到的,再写看到的和听到的”这样顺序来写的,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的,从而知道写动态景象的一般写作顺序。

也有一些文章在把握重点方面有所不同,也应关注。如《看不见的爱》和《母亲的鼓励》同样是在写母爱,但《看不见的爱》作者正点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母爱.文中的“随着孩子的节套业慢,母亲也放慢递的节奏”,此时无声胜有声;而《母亲的鼓励》重点写的就是母亲对儿子所说的话,文章侧重点是通过人物的展现母爱的。主题相同,但描写重点不同,表达效果却是一样的。学习这样的“模板”时应该联系起来比较不同之处,进而反思以怎样选择恰当内容进行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较这种方法的重要意义。其实,比较之于我们并不陌生,在识字教学中,比较字的音、形、义的异同以巩固识记,这样的运用司空见惯。同样,在阅读教学中,比较也应该被广泛运用。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分析和反思,学生对文本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的认识就更加深刻,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1】李景春.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J]. 中华少年, 2017:57.
【2】邓丽华.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6):00073-00073.